首頁 主公有人才收集牛逼症

第1卷 第66章

等太平車裝飾一新, 堪稱古代版的勞斯萊斯後,荀瀾就以車和京城中的皇親國戚,交換潁川的百畝良田。

當然, 其實是對方以良田交換丹藥, 車隻是錦上添花。不過荀瀾趁機大做宣傳,大張旗鼓地將太平車送入京城,在京城打響知名度。

畢竟京城富人最多了, 都是好韭菜, 這樣可以補貼低端太平車的製造成本。

車廠做出來的獨輪車和雙排車則在煤礦挖掘和冶煉中派上了大用途,一時顧不得大量賣給民間用了,批量產出來的都用在了製造業上。

但總得為日後推廣使用先做好鋪墊,畢竟這些機械都是能夠提高整個社會生產效率的東西,早晚都要推行。荀瀾想了想, 采用了饑餓營銷的法子。他現在新設了一家賣農具的農副產品坊,主要賣鋤頭、鐵鍬等。正好將車放在門口來賣, 順帶打響農副產品坊的知名度。

“每個月用抽簽的方式, 以超低價賣兩輛車,富戶不許參與。”在看了抽簽那日的人山人海後, 徐庶、戲誌才等人不由感慨:“主公新穎的法子真是層出不窮啊。”

除了表麵的熱鬧,他們看到了更深層次的東西——希望。

如果說其他州郡的百姓猶如一潭死水, 陽翟的百姓就如咕嘟嘟直冒的泉水一樣,街上普通百姓自己都說:“我以前早上起來,老是覺得活不下去了,現在覺得,隻要我勤快點, 說不定有什麽好事兒就輪到我頭上呢!”

在亂世, 希望是比金子還要珍貴的東西。

因此, 奔向陽翟的人絡繹不絕。有商隊,也有活不下去的流民。豫州來了一個活神仙的州牧,為了百姓不顧朝廷的詔令,給百姓減免賦稅的善舉已經在民間廣為流傳開來。這個年代的人安土重遷,若是家裏有幾畝薄田,勉強能養活幾口人,鮮少有人背井離鄉。隻有活不下去的饑民,才會一路吃野菜、剝樹皮,一路艱辛地去大城乞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