肅國公長子周似維的幼子本是已死之人, 卻被陛下瞧見坐在了馬上,皇帝回宮就將太子丟進了東宮不準出來。
明禕回官衙的路上被皇帝叫去宮廷,相比較她的淡然, 病弱的皇帝陛下已氣得跳腳,明禕入內後,皇帝好歹坐在了龍椅上, 皺眉問明禕為何來得那麽晚。
明禕揖禮回稟,將白日裏的事情說了一通,皇帝氣得皺眉,“你倒是快活, 朕且問你,周家的事情, 你知道幾分?”
“九分。”明禕據實回答。
皇帝氣笑了, “還有哪一分?”
“周家小子今日出城。”明禕回答。
皇帝忍了半天後, 拍案怒喝明禕:“明禕,你好大的膽子, 隱瞞不報,該當何罪。”
明禕站得筆直,回道:“臣說了, 您會信嗎?指不定讓臣去東宮收拾爛攤子, 等事情結束後,您與太子殿下父子和樂, 臣反倒成了惡人,再者太子已獨當一方, 臣做不來奸佞小人的行徑。”
簡而言之, 你兒子不聽話, 與我沒有關係, 我沒有必要做惡人揭穿。
皇帝氣得翻了翻眼睛,沒好氣道:“你是不是就等著這天?”
“回稟陛下,臣隻忠於陛下。”明禕語氣生硬,並未將皇帝的震怒放在眼中,反而說道:“陛下寵溺太子,群臣不滿,臣並沒有說過太子半點不是,您就算興師問罪也輪不到臣。”
皇帝呆了半天,幽幽地看著明禕:“朕要廢儲,卿覺得誰人合適?”
“回稟陛下,臣覺得三公主合適。”明禕睜著眼睛說瞎話,“三公主乃是嫡出,如今乖巧聽話,正是陛下心中大好的人選。”
“閉嘴吧你。”皇帝氣得靠在了龍椅上,胸口一陣起伏,忽而說道:“朕記得你與顧錦桓差點就分道揚鑣了,怎麽又好上了。”
明禕輕笑道:“臣在京城中看了許久,打探許久,覺得顧錦桓的相貌無人可比,故而,臣選擇吃回頭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