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安橋。
木拱廊橋。
始建於公元1090年,北宋元祐五年。
這座古橋,前後經曆過三次重建。
清乾隆七年、清道光二十五年,民國二十一年。
分別是公元1742年、1845年和1932年。
大大小小修補的次數,更是不計其數。
即便如此,在木拱廊橋裏麵,萬安橋仍算不得是命運多舛的。
它甚至算得上幸運。
真正命運多舛的木拱廊橋,早就已經消失在地球之上。
有些幸存於老照片,更多的仿佛從來不曾存在過。
民國二十一年,聶廣義的爺爺,還是個隻有幾歲大的小孩子。
那一年,萬安橋第三次重建。
聶廣義的爺爺年幼貪玩不懂事,吵吵鬧鬧倒著衝上了沒有造好的橋拱頂端。
一個不留神,直接從八米多高的地方掉了下去。
自由落體。
在橋上作業的木匠,無不驚呼。
卻也於事無補。
然後……
那個頑皮的小男孩,毫發無傷地自己遊上了岸。
這件事情,很快在村子裏廣為流傳。
有人說,這個小孩命真大。
更多的人,認為這是古橋本身帶來的神跡。
在高空落水這件事情發生之前。
村裏人管這座橋,叫長橋。
長橋很長。
同類別天下無敵的那種長。
這座橋所在的村莊,被命名為長橋村。
在高空落水事件之後,這座長橋,有了全新的名字——萬安橋。
從此,萬安橋不再僅僅隻是一座橋,還是四裏八鄉人的信仰。
聶廣義的爺爺也因此,和這座橋,有了不解之緣。
把一輩子都奉獻給了這座橋,一步步成為木拱橋傳統營造技藝的非遺傳承人。
早在2009年,木拱橋傳統營造技藝,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首批《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身處偏僻村莊的萬安橋,可能並不被大眾所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