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極光之意

第24章 少年之殤

聶廣義和聶教授之間的矛盾,早就已經是不可調和的。

這麽多年,在意大利,聶廣義並非沒有想過原諒聶教授,但他始終找不到理由。

一個可以說服自己,又能夠告慰媽媽在天之靈的理由。

聶教授也會否認,說自己沒有。

然後……

就沒有然後了。

這個世界上,有那麽一些人,生來就是要讓人嫉妒的。

隻要他們感興趣,不管學什麽,都像是輕而易舉的。

這些人,被稱為天才。

有些天才,是專注於某一個方麵的。

比如數學天才、語言天才、繪畫天才……

這其中還有很少一部分人,是全科天才。

比如,達•芬奇。

再比如,宋徽宗。

不考慮政治敗績的話,千古藝帝,絕對算得上全科天才中的佼佼者之一。

繪畫上,人物、山水、花鳥都做到了前無古人。

書法上,他的瘦金體,一直到今天都後無來者。

他精通音律。

他熱衷考古。

他單單憑借茶藝就可以入聖。

詩詞、蹴鞠、陶藝……

古人愛玩的,他無一不精。

用宋代著名畫論家鄧椿的話來說,宋徽宗是“天縱將聖,藝極於神”的存在。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天才建築師聶廣義,也是更接近全科天才的存在。

在學校裏,每一門功課都優秀就不說了。

哪怕是暑假學木工,都比那些跟著邱爺爺做了十幾年木匠的徒弟,要快上不知凡幾。

萬安橋申遺,是和另外21座同在閩浙交界的木拱廊橋一起打包的。

聶廣義第一次去長橋村過暑假,就跟著邱爺爺到處去看木拱橋,看完了就回來做模型。

那時候還沒有申遺這個說法。

更沒有確定下來哪些橋要打包申遺。

聶廣義就憑借著個人興趣,選了22座橋,說要做模型。

他利用一個又一個的暑假,把一個又一個模型給建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