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確定要吃《清明上河圖》裏麵的美食?”宣適問聶廣義。
“對!”聶廣義向來中氣十足,這會兒更是斬釘截鐵。
“可是,畫是沒有氣味的,《清明上河圖》裏麵的也沒有哪個地方,是具體畫出了菜色的。”
“一個都沒有嗎?”聶廣義自己也開始回憶。
都說《清明上河圖》裏麵,最多的就是美食。
一幅畫卷裏麵,有多達45家餐飲店。
聶廣義向往了很多年,卻也沒聽說有哪一家店裏的哪一道菜是明明白白畫出來的。
“沒有。”宣適的篤定,印證了聶廣義心裏的想法。
宣適接著說:“就連外賣小哥手裏端的兩個盤子,也看不出來具體裝的是什麽。”
“那怎麽整?阿拉以載就想切《清明上河圖》裏麵的美食。”
“那你有問人姑娘,有沒有夢到嗎?”
“那是自然啊!我一聽說她推著王希孟,在汴京城看人趕考,就問她,有沒有看到餐館裏麵賣什麽,有沒有那種滿街飄香的已經失傳的小吃。”
“然後呢?她怎麽說?”
“她問我,為什麽不覺得在夢裏尋找曆史的答案不可理喻。”
“然後呢?”宣適問。
“然後就跑題了,到最後也沒問出來《清明上河圖》裏麵有什麽美食。”
宣適想了想:“我個人感覺,《清明上河圖》裏麵的美食,應該入不了你的眼。”
“為什麽?”
“因為我們廣義大少無辣不歡,但是《清明上河圖》的那個時代,離辣椒傳入我們的生活,還有好幾百年。”
“宋代不是就有麻辣火鍋?”
“是有,撥霞供,涮羊肉、涮兔肉,但是宋代人說的麻辣,是薑、芥菜、胡椒、蔥、蒜這些調味品,組合出來的味道,和現代意義上的麻辣火鍋不是一個概念。”
“是這樣嗎?”聶廣義這會兒還餓著,“不是一個概念,我現在也隻想吃宋朝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