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夏禾說的妹妹,其實是她和祝餘一起資助的一位偏遠山區的貧困女生。
大前年祝餘和在當地支教的大學同學偶然聯係上,聽她說了當地的情況,很多女孩子早早輟學打工或者嫁人,掙來的工資或者彩禮,全都被家裏用在男孩身上。
祝餘自己就生活在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裏,深切地知道這樣的家庭有多讓人窒息。
她還算好,在容城這個大城市,她隻要努力讀書,就有機會擺脫重男輕女父母,可是那些在山區裏的女孩子呢?她們連外麵的世界是什麽樣的都不知道,閉塞的山區堵住了她們的人生道路。
於是她萌生了資助女孩子讀書的想法。
但她自己的力量畢竟微薄,就算加上關夏禾也不夠,所以最後在同學的幫助下,她們選到了一個學習成績很好,但家庭貧困的女孩子。
選中這個女孩子的原因還有另一個,那就是她雖然有弟弟,但父母並不重男輕女,她的父親以前是在城裏做建築工,後來發生意外喪失了大部分勞動能力,現在隻能在家編編籮筐掙幾個錢,主要的家庭收入來源是她母親在縣裏的酒店當保潔。
盡管如此艱難,家裏也沒有考慮過要兩個孩子輟學,而是希望姐弟倆都能靠讀書改變命運。
祝餘拜托同學考察過,確定情況屬實,又跟女孩子和她的家人視頻過,才決定要資助她。
也不敢直接給錢,怕錢用不到這個孩子身上,而是經常寄些吃的喝的,還有衣服日用和書籍過去,偶爾會發一個兩三百塊的紅包,逢年過節,還有孩子生日,或者開學這樣重要的日子。
一晃就三年,孩子現在都高三了,過幾天就要高考,前幾天關夏禾才下單了幾箱牛奶寄過去。
“說什麽了?我看看。”祝餘湊過去看關夏禾的手機屏幕,“是不是牛奶收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