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一門之隔

第3章 你相信這世上還有另外一個你嗎

“岑醫生,你知道薛定諤的貓吧。同樣的道理,如果有一把量子槍,扳機是量子疊加狀態,觸發扳機的條件是原子衰變,那麽每次扳機扣下之前,你就有50%存活的概率,於是現實分裂成兩個宇宙,其中一個宇宙你被槍殺,但在另一個宇宙裏你那把量子槍沒開火。所以從多元宇宙的角度來看,一個人永遠無法完成自殺,因為你的意識一旦開始存在就不會消失,永遠都有一個你在另一個世界裏。”

湛小野坐在診療室的躺椅上,雙腿蜷起環抱,下巴抵著膝蓋,說上述話的時候他沒抬頭看岑詞,眼角耷拉著瞅著牆角。挺漂亮一大男孩,但大半張臉都被帽衫的帽子給擋住了。

剛19歲的湛小野是岑詞的患者,風華正茂的年齡卻被鑒定出妄想症,家人帶著他輾轉了好幾家心理診所和精神療養院,效果甚微。

岑詞初次見到湛小野時,他管自己叫“戴帽子的貓”,並且很認真地跟岑詞強調自己並不是湛小野。

“一天晚上,有個人突然把他的帽子戴我頭上了,然後我就變成了一隻貓。”

湛小野是這麽解釋的,然後又壓低了聲音,盯著岑詞高深莫測地補上一句話,“那個給我戴帽子的人,就是我!”

最開始岑詞以為他是說那人跟他長得一樣,但湛小野搖頭強調,“不是長得一樣,他就是我,為了隻有一個我,他把我變成了貓。”

精神世界虛實不定,岑詞接觸過這類的患者不少,她推翻了之前心理醫生對湛小野的診斷,判定他為恐懼症。他平時思維敏捷,挖到最底根的是恐懼帽子和黑夜,至於他口中的“我”和“戴帽子的貓”無非都是他對某種情形或物體恐懼的外衣。

在經過一個療程後,湛小野開始出現“抗力”,這是患者在接受精神治療一段時間後很常見的反應,表現形式為不配合甚至不相信精神分析師所設定的情景,而湛小野是用更高級的方式來詮釋他的“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