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秀英和青苗學校在路家河村村民們心中的形象並不好。青苗學校租的是已經倒閉了的村辦手工藝品廠的廠房,屬於村裏的公產。自從劉秀英接任校長之後,房租就從來沒有按時給過,想各種辦法拖欠,村裏去催促,劉秀英就哭窮,講自己是多麽多麽的不容易。一次兩次還行,次數多了,村裏頭就不耐煩了。
學校距離最近的村民家就隔著窄窄的小路,學校裏大喇叭的聲音,吵鬧嬉笑聲,都影響了周邊的村民。受到影響的人家就盼著學校能關張,有事沒事就給過去找點麻煩,想把他們擠兌走。
村幹部考慮得更全麵些,認為青苗學校雖然有種種不如人意的問題,但有這個學校在,就能為路家河村穩定吸引租戶過來。路邊河村是距離西關村最近的城中村不假,但附近也有好幾個村子,租金比路家河村要便宜很多,很多人也不是在西關村附近工作,都是衝著青苗學校來的。
這也是劉秀英和青苗學校那麽不受待見,卻一直在路家河村存在著的一個重要原因。
燕市師專在平昌縣,從路家河村過去得倒三趟車,市內公交倒兩次,再倒郊縣線路,坐公交車繞路,最少得兩三個小時。路圓滿打車去,倒不是光圖省事,這麽大熱的天,過去一趟出一身臭汗,啥形象也沒了,人困馬乏的,蔫頭耷拉腦,還怎麽跟人家談事?
貴叔把前後坐的窗玻璃打開,流動的風從車窗兩邊吹來,形成對流,還挺涼快的。
師專的管理比其他學校要更嚴格些,不允許校外車輛進入,貴叔把車停在門口,問:“你們大概多長時間出來?”
路圓滿:“怎麽也得1個來小時,貴叔你要是在車裏待煩了就在附近逛逛,等我們出來給你打手機。”
貴叔往四邊看看,見樹蔭涼底下有坐著下象棋的,邊上圍了一群支招看熱鬧的,貴叔一瞧就樂了,說:“你們出來去那邊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