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風起上海灘

第25章 “你知道什麽是‘三光碼子’嗎?”

武蘭舟年初招的小丁老師,到現在都還留在懷恩。雖然薪資微薄,但她不挑不撿,盡職盡責,一直堅持著。

想想也是,現在滬上這番光景,普通人家想要賺點錢,簡直難比登天。一個女孩子在難童院做老師,多少可以補貼些家用,說出去,也算是有份正經的工作。

這樣一來,不少之前需要梁琇兼任的課程,小丁都可以接過去,梁琇就不用像往常那樣全天上課,一周裏有幾次上半天課就行了。偶爾她會幫伍院長忙一忙賬務和其他的零零碎碎,所以較之以往,眼下反倒有富餘時間去兼顧自己的生活了。

之前在秦家上課,因為秦家給的報酬豐厚,梁琇手裏竟然有了不錯的盈餘。隨著生活壓力的緩解,她翻譯稿子、寫文章就不像一開始沒進項時,那麽頻繁急迫了。

但這可讓陳編輯有了些擔心。

陳編輯名叫陳畔,是一家文藝雜誌的編輯。據說懂好幾門語言,業務能力強,在社裏是個風光的人物。

梁琇是他所接手的最優秀的外文譯者和散文作者之一。去年每個月都可以收到她的數份稿件。梁琇的稿子特別好編,而且讀者反響頗為不錯。雖然她沒用真名,連筆名也常換,但架不住內容精彩,總是能收獲好評。若按陳畔的心意,梁琇的每篇都值得刊登。

當然這是不合適的,因為很多老作者、名作者,也要給足版麵。可即便這樣,他仍是每月都在期待著梁琇的稿件,哪怕不能每篇都用,他也可以優中選優來刊登。

結果,一進民國三十年公曆1941年。,梁琇不光稿子逐漸少了,二月甚至還斷了。陳畔不知道梁琇那邊發生了什麽事,別不是不想再給他投了。思慮一番,決定約梁琇出來,聊一聊。

陳畔把梁琇約到了法租界外灘附近的茶樓,芳茗閣。

自來上海後,梁琇還從未進過茶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