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旺率所部一路向西,因所經之地多是羅刹人荼毒過的,所以連著三日,都沒有搜尋到各族聚居點。正有些失望時,卻意外發現了由一佐領索倫兵護衛的達斡爾人,人數有四五百之多。
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望著那些索倫兵和達斡爾人,胡旺的心情一下好了起來,終於找到人了!麻雀再小也是塊肉,人雖少了些,但總是起了好的開頭,焉知後麵會不會找到人口更多的部落。
“進攻,擊敗那些護送清軍!”
為了獲得這些達斡爾人,給自己這次西行擄人行動開個好頭,胡旺毫不猶豫就下令所部發動對索倫兵的進攻,隻要打垮他們,那些達斡爾人就是煮熟的鴨子,想飛也飛不了。
得到進攻命令後,兩百騎兵便飛奔起來朝那些清軍殺去,最前麵的是哥薩克人,緊跟著的則是鄂倫春人和各族精於馬術的軍士,而那些馬術不精的軍士則努力控製座下的戰馬,竭力使自己不掉下來,雖然落後前麵的軍士,但卻也能保持一種奔跑的狀態。而漢軍士卒們卻是與胡旺一起行動,某種程度上,他們充當了督陣隊。雖然趙強對種族政策做了調整,但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念頭還是在胡旺等軍官心中根深蒂固,因此在安排戰鬥之時,他們總是習慣性的將異族軍士安排在前最麵,由他們來承擔對方的反擊之力。
胡旺所部攜帶的武器與齊壯所帶的人馬一樣,馬刀、弓箭、火銃全都有,因此在逼近對方之後,五十多名背持火銃的騎兵立即下馬,對著那些索倫兵發射了手中火銃。
由於火藥生產工藝落後,除非是被彈丸擊中要害,否則不大會產生致命效果。但是對於沒有重甲防護的索倫兵而言,這五十多枝火銃的齊射足夠讓他們為之膽寒,並徹底失去戰鬥力。雖說他們也有火銃,可是麵對突然而至的騎兵,他們竟然忘記在第一時間列陣阻止對方的靠近。以致於當他們反應過來時,對麵的火銃已經打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