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蔣臨水
一、驚鴻一瞥,抵得上一輪明月
薑家的鄰居有個侄子叫韓直木,薑亦好雖然很少見到他,卻經常聽到他的光榮事跡。
薑亦好念四年級時第一次聽到這個名字,是鄰居阿姨和薑媽閑聊時提起,說他連六年級都沒讀就直接升進了某重點中學。晚飯時,薑媽故意拿話點薑亦好,順便把女兒不及格的英語成績又念叨了兩遍,再之後,他無形之中做了她前行道上的引路燈,但凡她考試成績稍不如意,他的名字便有如魔音一般繞於耳畔。
偶爾她也覺得很不愉快,但漸漸地,不服氣轉變成了崇拜,她打從心底明白,對這樣的人就算嫉妒到死也沒用。
十二歲的時候,薑亦好在薑媽的督促之下成功考上了韓直木的初中,他隻比她大一歲,就算小學跳過一級,現在也是念初三。按理說,她是可以一睹此天才尊容的。不巧的是,他因為成績太好,已經直升本校高中部,兩個學校相隔很遠,高中那邊又是封閉式管理,她還是沒有機會見到他。
盡管老師口中教過的某一屆最好的學生從來都是個謎一樣的存在,但韓直木第一次打破了這個神話,成了“最好學生”的典型。
薑亦好一直很好奇,傳聞中天神一樣的少年到底長了一張什麽樣的臉。她依照年級學習最好的男生的模子做出了以下想象—微胖,短腿,一年四季都穿一身臃腫的衣服,念書時格外專注,比防彈玻璃還厚的眼鏡片後麵,是一雙因長年讀書讀傻了的死魚眼,但為人憨厚,笑起來時會露出一口雪白的牙。
在枯燥無邊的讀書生活裏,聽人說起韓直木,或對人提起韓直木,都成了她必備的娛樂方式,在學校裏能聽到的傳聞可比家裏的多,而且是完全不同的兩種類型—鄰居陳阿姨常說他性格溫和又聰明,但隔壁宿舍曾有幸和他同班過的學姐是這樣對薑亦好描述的—性格差勁,沒有朋友,溫和個錘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