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人生是一種承受

以愛情為名

她是我真正的初戀,在本應困苦與壓力並重,考卷與眼淚齊飛的高三年代,我卻有著無限的快樂與輕鬆。在大學錄取通知書下來看著周圍同學一個個離開之前,我甚至都不知道高考對我來說都意味著什麽。在高三將近一年的時間裏,我和她幾乎走遍了縣城的每一個角落。因為她,我喜歡上了冬日的夜晚;因為她,我對黨校前那條小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也是因為她,在至今每次重回那個小縣城時,心中都充滿了無限的唏噓和感慨。

我至今驚歎於自己當年的精力和意誌力:我們可以在冰天雪地的冬夜裏一站就是一個通宵,不知道什麽叫寒冷和困倦;我也可以在每天的晚自習後一路騎車帶她到幾十公裏以外的某鎮,再一路騎回學校上早讀,而不知何為疲憊和饑餓。這讓以後每個曾喜歡過我的女孩都羨慕不已……其實我自己都說不清楚,這僅僅是因為初戀都如此?還是青春期的男孩女孩都這麽亢奮?還是真的因為那是特定的“她”?

我們感情的第一次裂痕出現在高考後,那時的我不是在為自己幾乎無學可讀苦惱,而是因為即將和她長久分開煩悶。應該說那時的我確實是不懂事,曾不隻一次地逼她不要去讀大學,選擇和我一起複讀。這個蠻橫無理的請求讓她難以接受,我還在苦口婆心地給她講“道理”,記得有一次逼得她幾乎哭了。這種談判的最終結果是她去讀了她喜歡的理工大學,我繼續著高三未竟之業。這件事現在想來是自己太自私盲目用情所致,但那時卻讓我覺得有點世態炎涼,覺得她不是那個能和我一輩子共患難的人。在我們最終的分手上,這算一個重要因素,此為後話。

高三複讀的一年裏,我們約定一個月見一次麵。那是辛苦的一年,也是收獲最大的一年。每個月一次的見麵成了我最幸福的期許,而火車站離別的報站廣播也成了我至今都最為痛恨的音符。相聚總是快樂的,離別總是痛苦的,好在這些沒有成為我高考的羈絆,我最終順利進入大學了,雖然學校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