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物語:
想要站住腳,有一技傍身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也不必局限於此,是否本專業,這根本不是問題,適合自己的是最好的。在一場農林相關專業的招聘會上,有幾家為數不多的連鎖超市集團、保險公司等非農林類用人單位的攤位前都排起了長龍。學生大部分來自農學、園藝學、動物科學等專業。
“我不想去農場、田野做‘屋簷外的工作’,為此,即使放棄專業也在所不惜。”動物醫學專業畢業的張寧這樣坦然承認道。像張寧這樣“改行”擇業的畢業生,在如今的就業市場上越來越多。除了認為自己的專業就業麵太窄等客觀原因外,所學專業工作比較辛苦、社會認同度不高等因素,也成為很多年輕人放棄專業的主要原因。其實,從另外的意義上看,這也不失為一種靈活的擇業觀。
畢業生沒有必要死死盯著所謂專業和那些曾經的“金飯碗”,而要擺正心態,先找一份滿足自身需要的工作,從中獲得一定的實踐經驗,然後再逐步圖發展。
成功固然需要專業能力水平,但很多時候也需要對自身的磨礪。這種磨礪是多方麵的,包括自身的心態、為人處世的技巧等等。這需要豐富的社會實踐和社會知識,更需要自己不斷地揣摩和領悟。許多才華橫溢、學曆顯赫、擁有令人羨慕頭銜的人,因為缺失了某些專業之外的東西,被擋在了成功的大門之外。
相反,一些並不具有專業知識的人,反而通過不斷的自身修煉,取得了驕人的成績。卡內基本人並非鋼鐵專家,然而他卻能帶領著許多比他懂鋼鐵的下屬,在美國的鋼鐵製造行業內取得成功,被稱為“鋼鐵大王”;愛迪生隻受過三個月的正規教育,曾經擔任過一段時間的報務員,幾乎做任何工作都以失敗告終,但是他最終卻通過各種發明改變了人類的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