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在攻下大阪之後,東倭國固然傳檄而定。
但戰爭結束,不等於倭國一下子就會拜倒在明國腳下。倭國長期遊離在華夏朝貢體係之外。
想要將倭國徹底融入,還需要漫長的經營。
朱由檢讓韓信帶著多爾袞的兩萬騎兵,將德川幕府的高層全數送回順天。
其他大軍則分別駐紮在倭國各地,謹防當地大名生出二心。
然後朱由檢又派遣司馬懿,讓他前往倭國總管當地。
其實管理倭國,最合適的人選還是韓信,他率領大軍幾次擊敗倭國軍隊,已經在倭國立下的偌大的威名。
但韓信自己擔心功勞太大,主動要求帶兵回國。所以朱由檢也順水推舟。
司馬懿出發之前,向皇帝辭行之時,正色問道:
“陛下,您到底想要一個怎樣的倭國?”
朱由檢微笑說道:“愛卿的想法呢?”
司馬懿道:“臣仔細查看了我軍討伐倭國之後的戰報,發現這倭軍雖然戰力不如我軍,但其人悍不畏死,尤其是他們的武士,更是有一股蠻勇之氣。”
朱由檢聽到司馬懿的話,哈哈大笑。
“愛卿看來是已經看出,我有用倭國之兵的意思了。”
司馬懿輕輕點頭。
現在大明人少地多。雖然建州那邊還有不少待開墾的土地,但現在是小冰河期,苦寒異常。
遼西遼東的土地,因為更加靠南,而且也是開發了兩千多年的熟地,水利設施完備,倒還沒問題。
至於更靠北方的土地,雖然耕地麵積是遼東、遼西的幾倍,但卻難以開墾。
不僅是天氣寒冷,更因為幾乎從來沒有耕種過,開發起來難度很大。
所以東北方向的移民工作,已經陷入停滯。
而大明本土的兩京一十三省,更是人少地多。
所以想學當年太祖皇帝的玩法,通過給士兵分地,來減少金銀上的開支,已經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