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三個多月,韓信的軍隊才終於走到順天。
初秋時節,大軍得勝回朝,順天府的百姓又一次沸騰了。
城中百姓都湊到門口,迎接遠征軍歸來。
百姓夾道歡迎,還不時扔出鮮花。
人群中,一人說道:“咱們大明這還真是中興了,最近這幾年,還真是打誰都贏啊。”
其他人聽了也紛紛點頭:“就是說啊,而且這兩年的年景也好了不少,再沒鬧過什麽旱災。要我說啊,咱們這陛下,還真是有天命在身呢。”
“天子嘛,當然是有天命在身。”
聽到販夫走卒的話,人群後邊一位文士模樣的人,冷哼一聲。
他身邊的幾個同伴聽見他冷哼,趕忙把他拉走,到附近的酒樓辦了一桌酒菜。
“老兄,現在順天府上下都在開心,你可別煞風景。”
冷哼那人搖頭:“皇帝窮兵黷武,隻知道對外開拓,絕非國家之福,這群無知百姓不知道反對,反而為此歡欣鼓舞,真是朽木不可雕也。”
他的同伴聽到這話,對視一眼。
發牢騷這人,正是幾個月前勸皇帝退兵的禦史。
當時他被戰報打臉,隻能悻悻退走。
皇帝自己雖然沒有追究他,但來宗道體察上意,把他的官職給免了。
他發一發牢騷,倒也正常。
幾位同伴勸道:“你也別放在心裏去,現在大明周圍的強敵都已經拜伏在大明腳下,以後應該也不會再對外擴張了。”
前禦史搖頭:“哼,我聽說皇帝要對南洋開拓,還要組織百姓,向南洋移民,南方各省的地主都極為不滿。依我看,早晚要鬧出亂子來。”
他的同伴聽到這裏,臉都嚇白了:“慎言!這是咱們能說的嗎?你真以為今天大軍得勝回朝,錦衣衛就不幹活了是吧?”
前禦史也發掘自己失言,趕忙喝了幾杯酒。
他們沒有注意到,角落裏的店小二一直在側耳傾聽,見他們換了話題,才悄無聲息地走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