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三年級,陡覺同學都忙碌起來了,別人的壓力是來自於要找工作,雲娜的壓力是來自於要回去工作了。
同學中有的是辭了工作後,自費來讀書的,沒了收入,生活便拮據很多;有些人不僅自己要承擔讀書的費用,甚至還有養家的重任;有些人是本科畢業便接著讀書的,對社會對工作便有著一份未知的好奇;還有人工作時已是項目的帶頭人了,邊讀書邊承擔著公司或單位的工作,成天忙得見不到人;還有些人隻是想多混個文憑,便於回去後評職稱,才過來讀書的。
雲娜知道了這個社會上,有各種不同的生活。
差不多是同齡人,雲娜與她的同學每天騎著自行車去教室上課,而路過的那條粉紅色的店鋪,便坐著許多著裝暴露、濃妝豔抹的女子;同在一間教室中,有人在埋頭看書寫作業,有人就在後排打情罵俏地談著戀愛;有人吃完大排檔的砂鍋飯,就趕去公司打工賺點錢,有人則把每月卡上固定打來的錢,去酒吧裏換來一時的快樂。
這種差異之大,是以前部隊中所不曾經曆過的。
雲娜不需要找工作,這一年,她更多是在調整心態,麵對可能重新要回去的那個大院,思考那時想讓自己逃離的原因。
在學校中,大家都是同學,相互之間是平等的,不存在利益衝突,人際關係便簡單得多,學生所要做的,便隻是努力學習,隻要付出努力,便會有收獲,這是一種很簡單的投入回報關係,人人都看得到,對於每個人也都是一樣的。在功課麵前,不需要去討好任何人,也不需要把自己的利益寄托在別人身上,那麽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自然融洽得多,在這種人際關係中,個人的心情當然是輕鬆快樂的。
可見,輕鬆簡單的人際關係,便是組成快樂的很大一個部分。
而這種人際關係,卻是部隊中可望而不可求的。部隊中,講究的是上下級關係,人與人之間,有很強的服從與被服從的人身依附關係,個人意誌的實現,常常要取決於上級的意願,小到換一個鼠標,領一件勞保用品,大到轉業批準與否,完全要看領導的意思,在資源不充足的情況下,同級之間便存在了競爭,上下級之間更不存在平等,那麽便不可能有輕鬆簡單的人際關係,居於其中的人,便失去了快樂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