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傳來的吼聲,讓幾名正說到興頭上的百姓全都嚇了一跳,甚至連呼吸都停滯了一瞬。
而後他們才意識到,他們如今不是在村頭閑聊,而是在大明最高殿堂控訴一州長官的罪證。上首坐著的也是,一言可決人生死的大明最高統治者。
頓時脖子一縮,不敢再繼續說什麽。
可是隨即幾個人意識到一個問題,喊話的好像不是皇帝啊!
其中一名百姓壯著膽子,悄悄偷眼觀察了一下。發現一個身穿紫袍麵色鐵青的人正對著他們這邊呼呼喘著粗氣。
這人是誰?
幾人是被胡惟庸手下帶來的朝堂,從未見過胡惟庸這個人,自然也不知道他們能來到廟堂之上,全賴這個對他們吹胡子瞪眼的人。
因此這百姓頓時心中十分不忿,在心裏不停的詛咒胡惟庸,就連嘴唇都不停的輕輕蠕動著。雖然沒有發出一點聲音,但任誰看了都知道這是在咒罵胡惟庸。
對此眾官員更是喜聞樂見,甚至希望那百姓能罵出聲來,讓他們也見識見識,除了朱元璋以外敢於咒罵丞相的人。
胡惟庸被這幾個百姓氣的臉色發紫,太陽穴不停的突突直跳。如今看到被他喝止的百姓還在咒罵他,更如火上澆油。
“當真是無恥刁民,朝堂之上,豈能由著你放肆。”
那名百姓頓時心生怨恨,心說剛才皇帝都讚同他們“控訴”朱迪的罪狀。怎麽這個大官讓他們閉嘴,難道這人比皇帝還大,真是要反了天了。
而且皇帝也沒讓他們閉嘴,沒準皇帝還想聽他們訴說冤屈呢。
他們還有很多話沒說完呢,說完了那些可能皇帝還會給他們多補償幾兩銀子。
那百姓心裏一萬個不高興,但他也知道這朝堂上誰都能拿捏他。因此也隻是低垂著頭,在心裏怨恨胡惟庸多管閑事,沒敢再多言語。
朱元璋雖然神遊天外,但朝堂上的一切都沒有逃過他的眼睛。那些百姓的作為和胡惟庸嗬斥後的反應,也都被朱元璋收入眼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