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是看到了朱元璋眼神的變化,胡惟庸跳的更加歡快。
“陛下,不止是楊幼文,徐州的一眾官員,都有涉及農稅貪汙之中,臣以為那些人也應與楊幼文一同下場。”
“以此肅清徐州的那些毒瘤,也為我大明樹立榜樣。”
朱元璋的眼神越發冰冷,那眼神落到楊幼文身上,似乎是在看一個死人一般。
這讓胡惟庸更加自信,他以為這些都是朱元璋不好說出口的話。
畢竟以楊幼文剛剛的自辯,他徐州所交的稅糧數目是沒錯的,但皇帝派人查證的結果,卻與之大相徑庭。
如此一來,恐怕要想治楊幼文的罪,就要讓刑部重審這個案子,若是一切都是楊幼文胡說還好,可萬一查出的結果是那個欽差錯了,皇帝麵子往哪放。
在李善長推薦之後,胡惟庸一直想著登臨右相之職,因此對於這個拍朱元璋馬匹的“機會”十分看重,不由得有些用力過猛。
因此幾句話過後,見朱元璋依舊死盯著楊幼文一言不發,隻以為力度還不夠,於是右手背在身後,打了個手勢。
看到胡惟庸的手勢,他那些派係成員和門下走卒立刻明白其意。
也跟著胡惟庸站出來,向朱元璋諫言,應該立刻處置這些人,不能讓他們危害朝堂。
這些人主張立刻除去徐州的所有害群之馬,寧殺錯不放過,決不能讓一人僥幸逃脫。
朱元璋在聽到這些人的諫言之後,忽然動了。
眼神冷厲的掃過全場,讓那些剛剛還跳的歡實的官員立刻不敢再出聲。
他們不知道,早在胡惟庸出言要求朱元璋下旨時,就已經觸犯了他的大忌。
胡惟庸看似建議,實則已有越俎代庖之嫌,在朱元璋心裏胡惟庸這是越過他來做決定,到底誰是皇帝。
這些胡惟庸的黨羽又不知死活的一起出來,分明就是將結黨營私寫在了臉上,更加觸犯朱元璋的逆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