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扶蘇做了示範之後,將炸開的山體做成了一個偽陵墓入口墓道,然後接手真正的陵墓修建工程。
“為了保密,兒臣請修改陵墓墓道圖紙!”
畢竟是贏子楚的祖父,這個待遇不能低了。古代帝王事死如事生,生前能力有多大,死後的陵墓也要配得上生前功績。
這河東六國滅得隻剩下一個楚國,而且按照現在的統一進程來看,很有可能在秦昭王手上完成華夏大一統。建立了如此偉業的秦王,陵墓級別怎麽能低了呢!
趙扶蘇看過了盜墓筆記,後世兩千多年,沒有被盜的帝王陵墓沒剩幾個。其中最難盜的是元朝帝王的陵墓,因為根本沒有元朝帝王埋葬的位置。
元朝帝王埋葬的地點始終隻有一隻母駱駝知道。如果哪天那隻母駱駝死了,那麽這個元帝的陵墓也就成為千古之謎,連同時代的親父子兄弟都不知道在哪。後世去哪裏找線索盜墓呢?
其次難的是乾陵。
曆史記載有三次大的盜墓,一次是黃巢發大軍四十萬挖乾陵,結果挖了一條長一千多米,深幾十米的深溝,幾乎把半座梁山都挖掉了也沒找到乾陵在哪。
第二次大的盜墓發生在五代,《新五代史》記載:
“溫韜為耀州(今陝西耀縣,當時乾縣為其轄地)節度使,韜在鎮七年,唐諸陵在其境內者,悉發掘之……唯乾陵風雨不可發。”
因為風雨,耀州節度使溫韜停止了大規模的盜墓行動。
第三次發生在近代。盤據在關中地區的小軍閥孫連仲派工兵用黑色炸藥炸開了墓道表麵的封石,但看不到墓底。忽然現場刮來一陣狂風,飛沙走石。
當地百姓給盜墓的工兵們講了許多盜墓時發生的稀奇古怪事情,孫連仲本人也對盜此陵必遭報應的傳說半信半疑,內心恐慌,於是下令重新回填已炸開的墓道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