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水滸:從賣私鹽開始

第七十三章 王師中

王師中,遼國人。

準確來說,是遼國漢人,原任遼國應州知州。

曆史總是會有無數的巧合,宋末這段曆史尤甚。

常規來講,中國這塊廣袤大地上,一個體量宏大的大一統王朝的衰敗,往往代表著他的對手——另一個王朝的興起。

偏偏在宋末,宋和遼,這對雄踞南北相處並存了數百年的封建王朝卻巧之又巧的違背了這一曆史規律,他倆幾乎是同時陷入了衰敗。

而王朝的衰敗,往往又有個典型特征,那就是吏治腐敗,貪官汙吏橫行。

眼下文官愛財,武官怕死乃是宋遼通病,啊不,在武官怕死這方麵,宋國自然要比遼國略勝一籌,至少後者在亡國之際,還能竄出一幫不怕死、不投降、不鳥傻屌文官的敗軍之將,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將來犯之敵痛扁一頓,攆出國門再說。

當然,這是後話。

毫無疑問,王師中是個貪官,但是值得可圈可點的是,他是遼國千千萬萬的貪官中難得一見的,不忘自己本身是一名漢人的貪官,所以事發之後,他選擇了出國。

從遼國應州到宋國登州,王師中的衣著、飲食都有很大的轉變,唯獨愛好,依舊如故。

………………

“六千貫!”

“買兩個平頭老百姓的性命?”

也許是上了年紀,王師中覺得自己有點耳背。

前來稟報的家人雖然麵帶吃驚,但還是毫不猶豫地再度重複了一遍,末了又添了一句,“那個姓孫的赤佬還在外邊候著呢,相公見還是不見?”

赤佬,宋代對士兵的蔑稱,和明代的丘八大體是一個意思。

宋代文貴武賤,但是從武官係統內部來講,入了品級的武官已經可以稱得上尊貴了。概因武官入品太難了,後世大名鼎鼎的韓世忠,他自從軍開始,先後經曆銀州之戰先登城頭斬殺守城敵將、蒿平嶺之戰陣斬西夏監軍駙馬,多次立功的他卻隻是個無品無級的小隊長,手底下管個二三十人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