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豹子還沒張嘴鄒潤就知道他想要說啥,直接將手一擺,說道:
“楊林哥哥素來掌管對外采買之事,山寨的底子除了我叔叔和陳宣,哥哥是最清楚不過的,反正就這麽些錢糧,目前還是緊著水軍吧,等後續咱們山寨手頭寬裕了,我第一時間擴編步軍!”
一句話將楊林嘴巴堵得死死的,看著自家寨主那副頭疼的模樣,楊林的嘴巴在空氣中張開了又合上,合上了又張開,最終還是悶著頭一言不發地坐下了。
鄧飛氣得直拍大腿,但也無可奈何,隻能不甘心地接受現實。
“軍額既增,軍中編製也應變更,為方便行事,便依照朝廷兵馬編製為例,為避免混淆,隻改名而不改製,眾頭領以為如何?”
麵對鄒潤的詢問,眾人都認為言之有理。
宋朝的軍隊大概編製為:5人為伍,長官為伍長;5伍25人為押,長官為押正;2押50人為隊,長官為正、副隊將;前後2隊100人為都,馬軍長官為軍使、副兵馬使,步軍長官為都頭、副都頭;5都500人為指揮使,長官為正、副指揮使;5營2500人為軍,長官為軍都指揮使或者軍都虞候(注1)。
再往上還有廂一級編製,但一般隻掛個名頭放在那,並不常任。等到需要集結數萬人的兵力打大仗時,朝廷才會臨時委派相關官員擔任臨時長官。為的就是避免有人擁兵自重,成為軍閥。
鄒潤便以此為參照,向眾人公布了登雲山的軍隊編製組成。
不管步軍、水軍、馬軍全部一視同仁,不做特別區分,采用同樣的編製。取消朝廷規定的伍一級編製,改變之前登雲山的隊一級編製。直接10人為一什,長官為正、副什長;5什50人為一隊,長官為正、副隊正;2隊100人為一都,長官為正、副都頭;5都500人為一營,長官為正、副校尉;5都2500人為一軍,長官為正、副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