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水滸:從賣私鹽開始

第九十二場 絕對大賣

鄒潤堪稱滑頭,借著到砣磯島視察的借口,掩鄒淵的耳目,實際上他又在規劃著下山一趟。

沒錯,他是向自家叔叔表示過最近不出遠門,但是又沒說不出近門。

萊州就在登州左近,不管是坐船還是騎馬,往返也就兩三天的功夫,這跟串門走親戚能有啥區別?

所以第二天一早,鄒潤心安理得,大搖大擺的扔下一大堆頭緒繁雜的人和事,帶著二阮和一隊隨從,踏上了下山的路途。

去萊州之前還得先去一趟砣磯島,離開島嶼這麽久,是該回去看看了,他對島上的防務和各項基礎設施建設還是有點不放心。

根據線報,最近登州水軍的動作越來越頻繁,砣磯島這個很早之前就被登州水軍荒廢的原駐軍點,近來周遭海域頻頻有朝廷的戰船現身。化妝成普通漁民的小嘍囉報信說,那些戰船上是掛的是平海軍和澄海軍的軍旗。

“樹欲靜而風不止……山雨欲來風滿樓啊……”

砣磯島上,雙頂山頭。

高聳的崗樓上,鄒潤手撫欄杆,望著遠方雲海相接、風波潮起的無垠大海,發出由衷的感歎。平海軍和澄海軍當真是掛在登雲山頭頂的達摩克裏斯之劍,是阻礙登雲山龍騰大海,馳騁八方的海上壁壘。

熟知後事的鄒潤知道,這兩隻軍隊忽然頻繁動作,大概率是因為馬植自遼國歸宋,繼而遊說童貫和宋徽宗,向他們介紹了聯金滅遼以圖燕雲十六州的宏偉計劃。這件事在後世被稱為海上之盟,而海上之盟的先決條件就是必須在繞過遼國的情況下,先找到一條海上聯係金國的海路。

雖然找海路才是平海軍和澄海軍的主要任務,但是萬事沒有絕對,萬一在此途中這兩隻軍隊窺見了砣磯島的底細,來一波傾巢出動,那對於還未成型的登雲山水軍來說,無疑是滅頂之災。

所以說,這兩隻軍隊一日不除,鄒潤一日睡不好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