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海的海域水淺灘多,為防擱淺,四百料的海船不敢隨便靠岸,隻得早早泊住,鄒潤一行轉乘小船上岸。
上岸之後直奔最近的市鎮,趁著天色未晚,尋一處酒家問明地址方位。
一番打聽過後才知道事情很巧,原來這萊州造船廠的廠址也在海邊,而且距離此處並不遙遠,鄒潤當即派了兩人回到大船上報信,自己則帶著其他人朝目的地打馬飛奔而去。
行不過半個時辰就找到了地方,鄒潤徑直打著買船的名義順利進入了船廠。
正所謂有棗沒棗打一杆,鄒潤此行是既要人,也要船。人好說,反正想盡一切辦法也要把孟康給弄回去,但船隻就不同了。船隻製造周期較長,想在短時間內就買到合用的船隻,有時候有錢也不見得能包辦。
雖然登雲山目前船多人少,但是隨著二阮開始大肆招人,鄒潤相信這個局麵會很快改寫,因此作為寨主,很多事他都要想在前頭、做在前頭。
鄒潤通報來意之後便受到了熱烈歡迎,民辦不比官辦,客戶就是財神爺,那可得好好供奉,船廠管事一路小跑迎接,百般奉承邀請入內。
萊州船廠占地十多畝,工地上木料、布料、鐵料堆積如山,雖是一方民辦小廠,可也有上百號匠人在此勞作,現場端的人聲鼎沸,嘈雜一片。雖然眼下太陽即將落山,但看樣子船廠主並沒有讓工匠們就此散工的意思。
鄒潤左看右看,也沒見到人群中有“身材修長、皮膚白淨”的匠人,放眼放去,清一色的都是皮膚黝黑、光著上半身的糙漢。沒奈何,他隻好暫且按下找人的心思,先隨著船廠管事一路來到客廳安坐。
在互相敘禮時,鄒潤依舊假稱姓周,言稱買船,並且一張嘴就報上了所需船隻的數量、規製和其他相應要求。
有道是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從鄒潤的言行舉止,管事一眼就斷定來人是個內行,而且不差錢。意識到來了大客戶,管事當即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