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記得陳掌櫃曾對他評價,四書已經吃透,詩詞亦算是中等,隻有策論文章方麵,稍有不足。”
周成有些遲疑的說道:“雖此人對於《孟子》一書的理解之深,在下遠遠不如,隻是這策論文章方麵……”
“老朽知道你在擔心什麽,不過周同學盡可放心。”
陳掌櫃捋了捋胡須,出言解釋道:“老朽當日所說,他文章策論方麵,稍顯不如,也隻是相比較於鄉試而已。”
“至於童生試和秀才試,所要考的八股經義和策論,對於他來說,則可謂是手到擒來!”
“若你的文章,能入他的眼中,則此次童生試,必可位列榜中。”
所謂的童生試和秀才試。
指的就是縣試,府試和院試。
也正是現在擺在周成麵前的三關。
通過了縣試,府試,才能成為童生。
而過了院試,且名列前茅,才能被稱為秀才,並且擁有參加鄉試的機會。
也隻有到達這一步後,才算是真真正正的踏入了“士農工商”的第一位,“士子”的行列。
“必可位列榜中?”
周成聞言也有些心動。
讀書學問一道,最忌諱的便是閉門造車。
而如今的他,最為缺少的便是名師指點。
若是那姚落第真有如此能為。
即便是日後,有人得知自己的文章,乃是一個連續落第十多次的秀才所指點。
對自己的風評名聲,多多少少都會有所影響。
可隻要能順利的通過這三試,對自己而言,亦是利大於弊。
畢竟風評名聲,最多不過是被人嗤笑一番。
可功名這種東西,卻是實實在在的好處。
想到這邊,周成也不再猶豫。
衝著陳掌櫃直接拱手一禮。
“如此,待在下備上薄禮之後,便要勞煩陳掌櫃引薦一番了!”
“好說,好說!”
陳掌櫃捋須含笑:“也莫要提及什麽勞煩不勞煩之言,隻要日後周同學再寫《三國演義》書稿之時,莫要讓老朽正讀的酣暢淋漓之時,下麵突然沒了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