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堆泥是如何出生的,霜丘候隻用了四個字描述,天造而生。這堆泥有名字,曾有博物先生路過此湖,識的此泥,古稱叫元苞泥。
這元苞泥是一種特殊的生物,它從一出生,基因裏就寫好了要找個人淹死,並保存這個人的生物信息,然後讓這個人的記憶管理元苞泥,元苞泥就有了人的思維,也就是給一個非人的生物體裝了一個人的係統,人存活在這種東西裏,暗三門裏有專門的名詞,叫寄生客,暗三門裏九行十八作,外帶三路小邪門,其中一路小邪門就是寄生門,不過霜丘候這種寄生是被迫的。
雖然這堆泥沒有耳朵,但奇怪的是,莊經藝自一開始就能聽到聲音,他能聽到湖水的波浪拍打泥丘的聲音,也能聽到天空中的鳥叫。
但莊經藝不會說話,因為他不知道該怎麽發聲,但泥是會走的,幾年以後他可以在湖底穿行,在湖底他發現了一個竹筒,裏麵有銅簧,是個發聲樂器的殘件,於是他就把這殘件包在泥裏。
作為一坨泥,常年在湖底混,和湖底的枯枝爛葉等腐殖質為伍,漸漸掌握了泥中造氣的本事,也就是沼氣,他先把竹筒頂到泥麵上來,用自身產生的氣體吹動竹筒,因為竹筒裏的簧常年在泥中,鏽跡斑斑,發不出清脆動人的聲音,隻能發出類似缸裏磨刀的聲音。
能夠產生聲音隻是第一步,莊經藝要把聲音變成陰陽頓挫的語言,就像是吹口哨能吹出一段話是一個道理,頗為不容易,如何用泥鼓氣,如何控製氣息,都得掌握分寸火候,他用了一百二十年的時間,才讓竹筒發出的聲音聽起來像人說話。
這個竹筒對他來說,相當珍貴,因為換一個發聲的東西,有可能還要耗費他一百二十年的時間,竹筒不用的時候,他就把竹筒包裹在泥裏,說來也怪,自此這竹筒再也沒有腐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