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建文元年,五月。
北平府。
這裏曾是金朝的“中都”,到了元朝時又被稱為“大都”,是當時的都城,現在是燕王的治所。三十二年前,“中山王”徐達攻占這座古城,將蒙古皇帝趕回了草原,太祖爺便將此地更名為北平,取平定北方之意。
新修的北城牆上露出了一縷晨曦,清寂的古都街道有了些暖意。
腳夫洪六顛著小步,搓著手,往城中的澄清閘走,澄清閘是北平的咽喉,它連接著通惠運河與積水潭,南方的稻米絲綢、陶瓷玉器都是通過此處源源不斷地輸送到大明的北境。
洪六最近手氣不太好,在賭檔裏輸了不少錢,家裏的惡婆娘少不得拳腳相加,他隻好硬著頭皮趕早出來到澄清閘前接活幹。
新皇帝登基以後,這南邊來的貨船是越來越少,運兵的船倒是越來越多,能接的活兒少了,腳夫們的日子不好過,於是洪六就想著去賭檔碰碰運氣,哪知道十賭九輸,這日子越發不好過了。
洪六歎了口氣,加緊了腳步。
前麵就是北平最熱鬧的斜街,時辰尚早,隻有稀稀拉拉的幾家飲食店準備開門迎客。洪六忍著腹中饑餓,一口氣跑過了斜街。
這就是大運河的終點也是通惠河的盡頭,遠遠就能看見一排排的貨倉像一群張開大口的巨獸安靜地趴在渡口上。早年間這裏是牙人的天下,這些伶牙俐齒的牙人穿梭在買家與賣家之間,來回幾趟就有幾百兩銀子交易達成,接下來他們這些腳夫便可以上場了。
一箱箱,一件件的貨物就由腳夫肩挑手扛地送到需要它們的地方,牙人收了巨額的傭金,腳夫卻隻能撈到點糊口的辛苦錢。
太祖皇帝出生草莽,最看不得那些隻用嘴皮子的食利之徒,便下令取締了所有的牙行。
牙人們吃了癟,洪六開始的時候還高興了一陣,但不久他就發現這沒了牙人,賣家找不到買家,沒了交易腳夫就更沒活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