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二十七年,秋。
固節驛, 古稱“良鄉驛”,再往南七十裏就是燕王封地北平。
這一天,由北而來的一隊車馬緩緩停在驛站門口,老驛丞接待得很殷勤,因為他認得為首的腰間掛的銅牌,此人生得身材高大,臉上有一條細疤,而他掛的這塊銅牌上刻了“錦衣衛”三個字。
入夜,白日裏喧鬧的驛站安靜下來,鞍馬勞頓,旅人們大都早早安歇。隻有二進院落裏,東廂乙字號房裏還掌著燈火,在蕭瑟的寒風裏顯得有些孤單。
“吱呀”一聲,房門被推開了,進來的是一個黑臉矮個的驛卒,“官爺,要不要添油?”他輕聲問道。
房內條桌前,一名二十多歲的官員眼神迷離地從書卷中抬起頭,搖曳的燈火印出俊朗的麵容。
“官爺,要不要添油?”黝黑的驛卒露出幾顆與膚色極不相稱的白牙訕笑道。
那官員如夢初醒,“哦,哦……那多謝小哥了。”
驛卒從外麵拿了油壺,添完燈油,還是笑嘻嘻地看著那名官員問:“您還有什麽吩咐?”
官員放下手中的筆,想了想,“沒有了。”
驛卒聽後還是不走,依然笑嘻嘻地看著他:“您不來點小食?”
官員有點不耐煩了,揮了揮手:“不需要,你退下吧”
驛卒雙手一攤,依舊嬉皮笑臉地不肯走。
這下官員終於搞明白了,這廝表麵殷勤,其實是來討要賞錢的,他伸手從懷裏掏出幾枚銅錢。
驛卒滿心歡喜地去接,那官員的手卻在半空停住了。
“你知道我在寫什麽嗎?”官員沒頭沒腦地問了一句。
“官爺,您說笑了,小人大字不識幾個,怎麽會知道您在寫什麽”,那驛卒擠出一個尷尬的笑容。
那官員嘿嘿一笑,引得燈火一陣亂顫,笑聲與人影交相亂舞,一時間把驛卒看呆了。
“這書名叫《鬼神錄》,專錄厲鬼怨神之事”,官員翻過書頁,亮出了書的封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