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地的秋雨從來沒有像今年這麽綿密,從出事那天起這雨已經下了足足三日。
連日的大雨把整個大地變成了一片汪洋,固節驛像一艘即將沉沒的小舟,風雨飄搖地處在一片驚濤駭浪之中。
此刻早已過了亥時,四下裏黑漆漆的,除了嘩嘩的雨聲,沒有一絲動靜。隻有驛站二進的西廂丙字號房間裏透出一點昏黃的燈火。
屋內,錦衣衛試百戶華鋼眉頭緊鎖地坐在條桌前,左手捧了一本筆記,右手慢慢撫摸著臉頰上的細疤。
筆記的名字叫《東軒雜俎》,華鋼心中泛起一陣鄙夷,果然是文如其人,寫個筆記都是些神神叨叨的東西,什麽狐仙求歡、螺精報恩、得道長生一類的市井傳聞。
這些天來,華鋼帶著錦衣衛弟兄把驛站翻了個底朝天,卻沒有搜到任何有價值的線索,韓道的屍體上也沒有發現什麽致命的傷口,這次護送朝鮮使團也沒有隨身帶著驗屍的工具,沒辦法將屍體作進一步的查驗。
整個固節驛就像是一隻巨大的饕餮,將所有的驛卒一口吞下,順帶捎走了一個韓道之後又沉沉睡去了。
唯獨在搜查韓道房間的時候,放在書桌上的一本筆記讓華鋼心中一動,因為翻開的那一頁墨跡沒有幹透,顯然韓道臨死之前剛剛寫過。
這一頁上又是一個荒誕無稽的鬼狐傳說,故事發生在一間古老的驛站,驛站的老驛丞是個遠近聞名的老好人,整個驛站在老驛丞的帶領下讓過往的官吏士子、客商旅人無不如沐春風,經過驛站的休整洗淨一身疲憊,精神抖擻地再次上路。然而……
華鋼瞥了瞥嘴,心想這還是真是個老套的故事,他耐著性子往下看。
這天,驛站裏來了兩撥人,一撥是一個朝鮮進貢的使團,一撥是一隊換防的軍士。
在老驛丞熱情周到地接待之下,兩撥人相安無事,眼看驛站就如往常一樣送走一群神采奕奕的旅人,兩撥人也將在這裏分道揚鑣,或許這輩子都不再相見,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