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常遇春率軍圍攻衢州期間,元璋竟然以一招反間計成功除掉了趙普勝,讓西線得以暫時安穩了些,在他看來,這真是一個大大的吉兆。
話說當時趙普勝身邊有一名門客頗通兵法,常常為他出謀劃策,被趙普勝視為自己的“謀主”。元璋方麵的細作偵知此事後,元璋便派人私下與這名門客取得了聯係,說服對方待情形不利時再轉投應天方麵不遲。由於貪財,這名門客還收受了應天方麵不少賄賂,泄露了趙普勝的很多機密。
為了挑撥他與趙普勝的關係,元璋的細作故意將門客與應天雙方往來的書信遺失,讓趙普勝的人撿到。趙普勝看到信後,便對這名門客產生了懷疑,乃至處處對他加以防範。門客發覺異常後,擔心無法自保,幹脆歸順了應天方麵。
元璋自然不會放過這樣的良機,門客隨後把趙普勝的事情全部交代幹淨,他說道:“‘雙刀趙雲’本是徐壽輝的親信,自然不滿陳友諒所作所為,可如今陳氏風頭正盛,‘雙刀趙雲’不敢與之爭鋒,隻得暫時隱忍著。不過,他暗地裏的小動作不少,經常與那些老兄弟暗通消息,以待來日時機成熟時便除了陳友諒……”
得到了這些有用的消息後,元璋立即重金收買了一位說客,讓他到陳友諒的親信那裏去告狀。陳友諒曆來猜忌心就重,且又做事果斷,當即暗下決心拔掉趙普勝這顆異己的釘子,可趙普勝對此卻渾然不覺。
當時張定邊還曾規勸陳友諒道:“‘雙刀趙雲’是個有勇無謀之輩,留他打前鋒就好了,何必除掉他呢?若他一死,恐怕徐壽輝的其他親信都要惶恐不安,那時倒不好了。”
可陳友諒不聽,道:“定邊兄是一位仁人,但我陳某人可不能養虎遺患,這小子有那麽多老友在姓朱的那邊,萬一他投過去可怎麽辦?就是留著他,早晚有一天他還是會對你我不利,我不能因為婦人之仁,重蹈倪蠻子的覆轍。如今我水師就要練成,明年就可以大舉東進了,那時還用得著一個‘雙刀趙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