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大明江山:1368之前的朱元璋

石抹宜孫被殺的消息傳到青田後,劉基遙為祭奠之餘,不禁感歎道:“如今連文山都不存了,社稷又將何存?”他分明已看到了元運將終之日,至少在江南半壁,大局已然確定。

在天下群雄裏麵,劉基比較了解也最為看重的自然還是朱元璋,他已有意出山為元璋效力。但和胡深不同的是,他這個山野閑人還須擺擺架子,一來讓他看看元璋的誠意和胸襟,二來也可以堵住天下人悠悠之口,讓自己少背負一些“貳臣”的罵名。

在總製孫炎的建議下,胡大海曾向元璋力薦“浙東四先生”,所以拿下處州後,元璋便立即正式行文給胡大海,命他代自己前往征聘四先生到應天來。

劉基與宋濂年輕時在處州相識,時有書信往來。不久之後,宋濂便向劉基講述了自己的應召之路:

至正十八年十一月二十七日,也就是妹妹死後十幾天,忽然有幾個陌生人來到了宋濂避兵亂的諸暨山中,聲言要見宋濂。他們自稱是元璋所部參謀王宗顯派來的使者,還特意奉上了禮幣和書信,表示要請宋濂出山去擔任婺州郡學五經師。

宋濂因久在諸暨山裏,對外界的情況知道得很少,對於使者的來訪,他不禁驚愕萬分。許久,他才試著問道:“感謝王君好意,隻是不知婺州係何時被貴部拿下的呢?”

“如今浦江、蘭溪皆已被我部攻下,現婺州正在我部圍困之中。朱平章已親率十萬大軍前來浙東,婺州旦夕可下。浙東大勢已定,故而王掾史才欲早做準備。”使者回答道。

不過一聘即往不是宋濂的性格,而且他也需要進一步觀察形勢的變化,於是他便寫了一封答書給王宗顯,以多病、親老、性懶、樸憨等理由辭謝征聘。等到至正十九年年初,婺州的郡學在榮升知府的王宗顯主持下開設後,很多浙東的文士有感於元璋部的英勇善戰、紀律嚴明及重視文教、禮賢下士,紛紛應召而至,宋濂聞訊頗為心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