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大明江山:1368之前的朱元璋

第十七章 再破陳漢 一

就在龍灣之戰後的幾天,元璋特意召開了一次盛大的慶功會,在此戰中立下功勳的將士一律得到了重賞,而那些沒有得到獎勵甚至還挨了處罰的人,隨後元璋也進行了勸勉。

當時胡大海因人在浙東,所以沒能躬逢其盛,不過元璋並沒有忘記他。元璋特意對眾人說道:“前番胡大海建議罷除各郡縣寨糧,說是勞民太甚,如今軍屯也有了不小的起色,所以此番就采納胡大海的意見吧,暫行罷征寨糧,以使百姓感念大海的恩德。從前文忠也有此意,求咱勿增農人田賦,如今咱們寬裕多了,就先一並成全了文忠的好意,讓百姓們都知他的仁義之心……”

所謂“寨糧”,就是指一些新近被招撫的郡縣,當軍隊經過時,當地百姓必須主動提供糧草,或者由軍隊就地征糧,這樣能免除軍隊的部分後勤壓力。可是,任何地方的糧食產量總是有限的,如果過往的軍隊人數過多,就會把一個地方狠狠地刮掉一層皮,斷了當地老百姓的活路,甚至會引發一些反抗的舉動;即使生活寬裕些的地方,老百姓也會怨聲載道。胡大海長年身處前線,對這些基本情況很是了解,民情**對長遠統治很不利,於是他就把這一情況向元璋做了匯報。

此外,元璋還專門立下了一條規矩,即在實施軍屯的隊伍裏,用糧食的產量來決定賞罰,這等於是把生產糧食視作與作戰近乎同等的大事。之後他還強調:“兵不貴多而貴精,多而不精,徒累行陣。”減少冗兵,等於在節約糧食。

通過抓生產和精兵簡政的措施,元璋的隊伍搞得有聲有色,士卒訓練得以加強,士氣普遍很高,老百姓也比較擁護。

這年的六月底,元璋任命安慶總管童敬先為省都鎮撫兼安慶翼統兵元帥,算是擔負起了守禦一方的重任。童敬先名氣不大,但也算謹慎和得軍民之心,較為適合駐守城市。那名奉命攻取安慶的餘氏元帥湊巧拾到了這份功勞,他想像耿炳文那樣鞏固住自己的這份成果,因此向元璋打包票說一定可以固守安慶——有童敬先這位不那麽強勢的主帥,才便於他餘某人發揮!近來元璋確實有些驕傲,所以就依了餘元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