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發現孩子發熱,應讓孩子多喝水,時刻觀察孩子的病情變化,采用適當的物理降溫方法,如用溫水外敷兒童額頭,泡溫水浴,減少穿著的衣物,使用退熱貼、退熱毯,降低室內溫度等。這些方法均可通過傳導、對流及蒸發作用帶走身體的熱量,使發熱兒童感到舒適。當孩子腋下溫度大於等於38.2 ℃或有明顯不適時,應及時就醫。
家長們要注意的是,目前各國指南均不推薦如下物理降溫方法用於孩子退熱:乙醇(酒精)擦身、冰水灌腸等。這些方法往往會明顯增加患兒不適感,可能會引起他們寒戰、起雞皮疙瘩、哭鬧等。另外,也不宜過度或大麵積使用物理方法冷卻身體,這樣的降溫方法會激起人體的保護機製來克服物理降溫的作用。
孩子發熱,如果既往有高熱驚厥病史,解熱鎮痛藥是不能有效預防熱性驚厥發作的。對患有慢性疾病或病重、有重要髒器功能障礙者,如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兒童,因為發熱可導致代謝率增高,加重髒器負擔或損害,導致病情惡化,所以應當積極降溫。
以上方法,可以幫助家長更好地了解、應對孩子發熱症狀。孩子發熱以後,家長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采取一些適當的措施來應對。但當孩子熱勢高或者精神狀態較差,以及發熱超過3天時,就應當及早就醫,以免延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