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政詔書!”
當高太後的還政詔書傳遍三司的時候,文武百官豁然一驚,誰也沒有想到範正竟然勸動了高太後。
文武百官親自驗證,不由對視一眼,這的確是高太後的親筆詔書,追隨高太後的保守派頓時心中一涼,頓時知道大勢已去。
“太皇太後早就有意還政給官家,隻是擔心官家年輕起身,把握不住國之大事,特意設下了一係列考驗,官家果然沒有讓他失望,唯有如此手段方可振興大宋。”範正一本正經的胡說道。
其他重臣臉色一抽,他們當初去勸高太後的時候,高太後可不是這個態度。
“太皇太後用心良苦,官家英明神武,實乃大宋之福。”一眾大臣配合著恍然大悟道,朝堂上下一片和諧。
“皇祖母一心為國,勞苦功勞,對朕亦有養育之恩,其雖還政,朕亦不能虧待於她,特令其移居慶壽宮安享晚年,責令太醫院和中醫院為皇祖母聯合派遣名醫,盡心為皇祖母診治。”趙煦道。
“醫家遵命!”範正鄭重道。
趙煦點頭道:“朕曾經記得,高大人曾經上書母係血脈等同於父係血脈,高家亦是朕的親人,特贈曹夫人為魯國夫人,高士遜、高士林追封為王,高公繪、公紀皆官升二級,其餘高家後人皆有恩蔭。”
趙煦再次下令,重賞高家,大肆追封高家,然而名義上看似隆重,實則都是虛名,就連高公紀等人官升二級,也是明升暗降,從此不再掌權。
滿朝大臣微微頷首,同時也鬆了一口氣,高太後畢竟對他們有恩,如果高太後才剛剛還政,官家就清算高家顯然讓他們難以接受,如今的局麵已經是皆大歡喜了。
“太皇太後年歲已高、愛子心切,準許淮南節度使趙顥在皇祖母誕辰之日回京一次,為皇祖母盡孝。”
………………
趙煦一連串的封賞和動作,讓滿朝百官暗讚,哪怕是劉摯和趙挺之也挑不出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