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三國:我能趨吉避凶

第106章 半自動步槍研發成功

隨著時代的車輪滾滾向前,華朝各行各業如同百花齊放,競相爭豔,展現出了前所未有的繁榮景象。

農業的革新使得糧食產量激增,工業的進步帶來了生產效率的飛躍,商業的繁榮促進了物資的流通,文化的交融則讓思想的火花四濺。

這樣的盛世,自然而然地吸引了周邊小國和部落的目光,不少平民百姓希望歸附華朝,渴望分享這份來自華朝的富裕與強大。

然而,這隻是平民百姓的想法,當權者願意歸附的畢竟隻是少數,更多的國王與部落首領緊握著手中的權力,不願輕易放手。

他們或出於對獨立的執著,或出於對獨裁的偏執,選擇了堅守自己的權利。對於這些國家或部落,華朝若想實現真正的統一,就必須依靠自身的力量去征服與治理。

在這個問題上,張循的心中早已有了明確的答案。他深知,要統一全球,就必須最大限度地減少華軍的傷亡,否則,傷亡過重將導致無人可戰,統一大業也將功虧一簣。

因此,他堅定地認為,唯有開發比大刀弓箭更為厲害的武器——火器,方能成就霸業。

火器,作為新時代的戰爭利器,主要分為大炮和步槍兩大類。大炮自誕生之初便在戰場上展現出了強大的威力,經過不斷地改進,其炮管、發射方式、炮彈等方麵均取得了顯著的進步。

而步槍的研發則相對緩慢許多,原因在於其結構更為精細,對精度的要求也更高。手工打磨已難以滿足步槍的製造需求,必須借助機床進行精密加工。

除此之外,火藥、槍管材質、點火裝置、子彈等各個環節都是亟待攻克的難題。然而,這些困難並未嚇倒華朝的軍事研究者們。他們憑借著堅韌不拔的毅力和智慧,一步步推動著步槍的研發進程。

幾年前,兵部軍事研究院終於成功研製出了第一支火繩槍。這種武器通過從槍口裝入火藥和彈丸,然後手動點燃火藥進行發射。其威力巨大,射程可達五六十丈,遠超普通弓箭。除了像黃忠、呂布這樣的神箭手外,無人能夠企及這樣的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