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頭,雖然已經允許個體經濟發展,但具體到執行上就複雜多了。
以國人幾十年來“興無滅資”的傳統意識來看,個體戶雖然滿足社會需求,但其發展壯大,必然是形成資產階級的溫床,在承認個體經濟長期存在的必要性同時,仍然必須明確限製其活動範圍、規模和雇工人數。
直到87年,官方才解除了雇工人數的限製。
考慮到跌宕曲折的外部環境,林正軍一方麵不能太張揚,另外就是同方方麵麵搞好關係,多幾張護身符,才能走得更穩更遠。
……
深夜,林秉德家。
“正軍,咱們可是親戚爺們,你幹嘛這麽客氣!”
林秉德抽著大生產香煙,把仰韶酒推開,皺眉道:“再說,你家裏也不寬裕,咱不花這個冤枉錢,快拿回家!”
這兩瓶仰韶酒可是好酒,牡丹煙也是好煙,所謂“省中華、市牡丹”嘛,那可是市級幹部才抽得起的。
林正軍笑道:“大爺,您就別客氣了,我不差錢,麻糖賣給供銷總社,賣了96塊,賺了74塊呢。”
“這利潤真厚!”
林秉德呆愣了片刻,滿臉驚喜道:“你這一次賺的錢就能還上欠大隊的麥子,還有富餘呢!”
“您別急叫我還賬啊。”
林正軍笑道:“縣供銷總社購銷部的郝建國主任說了,緊缺糖類,我有多少,他要多少。”
“等我做完這批麻糖,再去購買小麥!”
“你和供銷總社的幹部都搭上關係了?”林秉德一臉狂喜。
和供銷總社搞好關係,那秋後種小麥的話,麥種、化肥、農藥、噴藥機等緊缺的農資就不愁了啊。
“我那還有不少麥芽在發呢,我打算都做了!”
林正軍笑道:“可我家裏沒有苞穀了,我也懶得去糧站買,手續和運輸麻煩,所以就打算借您家五百斤苞穀!”
“我支持,等你賣了錢,買五百斤苞穀還我也行,直接還我錢也行!”林秉德爽快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