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兒,前麵就是諒江路了,咱們還往前走嗎?”安南諒江路附近的密林中,五個靈活的身影在密林中若隱若現。細看就會發現,這些人雖然穿著安南軍的軍服,但是外麵罩上了漁網,網眼裏麵插滿了樹枝和花草,這是高衡以前交給陸濤的方法,陸濤活學活用,給自己偽裝了起來。
高衡將手下衛隊的五十人交給了陸濤,不過這些衛士雖然武藝高強,但是在哨探方麵的水平還差了不少,陸濤也明白,專業的人幹專業的事的道理,所以將衛士們給留在了脫縣外圍,進行警戒。
這是他哨探隊的第三道防線,而原先的五十人則前出到雞陵,這是原先鄭氏朝廷轉運僑民的地方。高衡隻要求他們保障二十裏範圍內的安全距離,而實際上陸濤的手下分成數隊,前出了五十裏,直接將監控範圍放在了雞陵附近。
之所以到雞陵,陸濤也不是盲目選擇,因為升龍到脫縣雖然不是特別遠,軍隊直達肯定沒問題,但難民不可能,按照高衡和鄭氏朝廷的協定,交付人數和難民的生命安全要得到保障,在翻臉之前,該做的程序安南人還是要做的,最起碼不能露出破綻。所以大部隊一定會在雞陵中轉,利用雞陵原先的營地,讓難民們歇腳,既然這樣,陸濤幹脆將隊伍拉到雞陵附近潛伏起來。
不過這也隻是他的第二道防線,陸濤出身錦衣衛,膽大心細,該有的冒險精神絕對是有的,他又從手下當中挑選出五個高手,繼續往前,距離升龍府越近越好。將軍和軍師都判斷敵人可能會采取大規模的軍事行動,若真的如此,升龍府附近一定會有軍營或者出現軍隊的異常大規模調動,他們完全可以看出一些蛛絲馬跡。
不同於當錦衣衛的時候,他可以混跡於人群之中,在境外,他們語言不通,並且跟安南人的相貌,如果近看,是可以發現端倪的,短暫混入城內可以,若是長時間行動,可能會路出馬腳。幹脆,陸濤直接帶人在野外潛伏,餓了就吃自帶的幹糧,渴了就喝小溪的水,途中還能射殺一些動物,來補充肉食,倒也問題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