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一次,嬴北埕說了很多。
他對於大秦,對於秦王政都沒有保留。
按照他之前的謀劃,嬴北埕的計劃是暗藏鋒芒,然後一步一步的壯大,然後在秦王政病逝後,起兵奪位。
按照這個謀劃,他就不應該出頭,當一個隱形人最好。
但,思來想去,嬴北埕終究是放棄了,他做了一個違背自己的決定,那便是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糾正大秦的過錯。
以秦王政的身體,至少可以坐鎮大秦二三十年,這是大秦發展的黃金時期,不能錯過。
大秦如今的人口,才三千萬出頭。
這一點人口,是遠遠不夠的,在嬴北埕看來,大秦人口至少也要達到八九千萬,才能完成他心目中的擴張。
........
“廷尉覺得如何?”
嬴北埕說完,笑著看向了李斯。
灌了一口涼茶,李斯沉聲,道:“公子之言,有很大的可行之處,但有些,臣一時間未能理解。”
.......
李斯說的很是委婉。
嬴北埕的竹簡上,由一些觀點,確實是讓人深思,也有大用,但是,有些地方太過於空洞。
在李斯看來,不適合當下的大秦。
大秦剛統一華夏,政策製度,要有突破,但要在成熟的基礎上發展,而不是一味地冒進。
不管是嬴北埕,還是秦王政其實都清楚李斯的意思,甚至於秦王政也是這樣想的。
但是他對於嬴北埕提出的建立忠孝為核心的,治國思想還是很興趣的。
至於其他的,嬴北埕在天水郡那等苦寒之地搞搞也就算了,他也不會在意,但在大秦,自然是不行的。
看著嬴北埕離去,秦王政開口,道:“對於老六所言,你看著進行,適合我大秦的便可以推行,不適合的便不需要了。”
“諾!”
整個鹹陽,一片的忙碌。
隻有嬴北埕變得閑暇,站在偏殿之中,嬴北城望著巨大的天下軍爭圖,這個時代,要比後世還要暖和,在河南的,都能生長竹子,便是最好的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