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逐日而生

第25章 還是湍流的問題

相比較於他們的樂觀,陳懷楚卻高興不起來。

這幾個月來,雖然不斷完善方案,使得開機運行的成果越來越好,但其實隨著時間的推移,提升已經是越來越小,接下來每往前行進一步,都會變得更為困難。

這是因為在現有技術之下,EAST可控核聚變裝置已經走到了盡頭,接下來即便是繼續研究,最多也隻能在邊邊角角進行修補,很難再有什麽大的突破。

在這樣的情況下,想要將等離子體溫度提升到破億的程度,不是沒有,但要耗費非常大的時間,而且機會極為的渺茫。

不過陳懷楚也沒有說什麽。

現在大家熱情正高,沒必要這個時候去給他們潑一盆冷水,況且科研本來就是在混沌中尋找新路,哪怕在他看來提升的機會極為渺茫,但一人計短多人計長,眾人拾柴火焰高,或許就能有新的突破。

陳懷楚不會天真的認為隻有自己對可控核聚變的研究最深。

在整個等離子所,走在可控核聚變道路上比他更遠的大有人在,他之所以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不過就是因為率先探索新路,然後又僥幸找對了方向罷了,這隻能說明他幸運,卻並不能說明他的理論基礎就比別人更為紮實。

別的不說。在等離子所就有數十位上了年紀的老研究員,他們紮根核物理數十年,理論知識何其豐富,遠不是現在的陳懷楚所能比擬的。

懷揣著這種心態,陳懷楚繼續投入到研究當中,雖然後續的進展果然如他所想的那樣十分緩慢,甚至有些時候隨著調整,數據還會出現倒退的情況,可整個理論研究小組依舊還沒有停止。

困難,是任何科研工作者都會麵臨的局麵,科研不是一帆風順,在開拓的過程中,順暢是少見的,碰壁反而是常態。

逢山開路遇水搭橋,遇到問題解決問題,保持恒心,這才是科研工作者正確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