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周怡君開學當天,一部韓劇《大長今》登上了湖南衛視的黃金檔。沒過幾天,村裏的大姑娘小媳婦,連同上了歲數的嬸婆奶奶,都癡迷到劇情中,不能自拔。
9月本就是農閑時節,距離收成還有一個月,大家正趕上沒事,三三兩兩聚集到一起討論崔尚宮怎麽那麽壞?閔政浩為什麽這麽帥?
金美淑成了村裏的香餑餑,好多女人去她家裏,跟她學劇裏看到的朝鮮拌菜,冷麵。繼韓式辣醬之後,辣白菜,蘇子葉等鮮族風味再一次風靡全村。村裏的老爺們很是納悶,一個電視劇而已,怎麽有這麽大的魅力,直接影響了自己家的飯桌,而且換來換去不過都是些鹹菜,也沒什麽好吃的。
陳秀麗沒有參與進來,她家裏的朝鮮泡菜,還沒等吃完,金美淑就會又送過來一大堆。黃泥崗的朝鮮族少,不過太平鎮下轄兩個鮮族村,鎮上也有兩個鮮族婦女擺攤賣鮮族鹹菜,已經賣了十來年。因為飲食習慣不同,這邊喜歡叫鹹菜,而不叫泡菜。
陳秀麗也曾買過兩次,她覺得金美淑的手藝遠在那兩個婦女之上。
別人追劇跟風做泡菜,陳秀麗卻從中嗅到了一點商機,她敏銳地發現,電視劇裏麵林林總總呈現的美食和黃泥崗的物產高度重合。
桔梗在當地叫和尚頭,村裏有不少人種,主要為了賣種子,能拌鹹菜的根反倒沒什麽人要,給錢就賣。蘇子葉家家戶戶房前屋後有的是,裏麵被稱謂珍貴食材的蘑菇,刺嫩芽,蕨菜,陳秀麗再熟悉不過,都是大山的饋贈。陳秀麗記得,鎮上那兩個鮮族女人擺的攤兒上,賣的最好的就是用猴腿蕨菜等山野菜做的鹹菜。
陳秀麗想到了桓清縣那一大片種植山野菜的大棚,他們今年十有八九要賣不出去,能不能低價收進來,再賣給韓國人?古代的朝鮮人吃,現在的韓國人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