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昭回過頭去,隻見來人容顏姣好、形容瘦弱,她未施粉黛,長衫整齊潔淨,隻此一眼,便覺文人不屈之風撲麵而來。
她所言大概是國子監學子不專心學業,卻無節無義,隻盼奉承貴人所帶來好處。
嘉平郡主馮月菡怔住了,她雖不懂,卻知“狗嘴裏吐不出象牙”。
她怒道:“林姑娘是在諷刺本郡主?”
“非也。”
林蘊秀淡淡開口:“我諷刺的並非是郡主,而是諸位當中所有趨炎附勢、仗勢欺人者。”
不點名不道姓,隻等著心虛之人對號入座,卻又拿她無可奈何。
陸昭心中暗讚,看向這位林姐姐的眼中帶了星星點點的敬佩。
看來國子監還沒到完蛋的地步。
她想了想,能將國子監當中的貴人們得罪個遍,把永寧公主和嘉平郡主氣得臉色鐵青卻又無可奈何的,滿京城中找不出幾位來。
更何況,她又姓林。
十年前,蘇州封疆大吏林宗江**平海患,林氏舉族男丁戰死沙場,家中老弱婦孺遭至倭寇殘黨報複,滿門上下隻有林蘊秀一個孤女逃過一劫。
她時年六歲,奉旨入京,因姑母曾嫁入孫家,有著一段親緣,便在孫府中被撫養長大。
林蘊秀十四歲時在國子監影壁上揮就一篇《萬國論》,自此入選女學、名滿京城。
十五歲,她開府獨居,又以林家私產為底薪,置業有術,得家財萬貫。
憑著林家如此的功勳,隻要她不謀反,便可一世安然無憂。
隻可惜這樣驚才絕豔的人物卻體弱多病,前世十八歲時便溘然長逝了。她死時,還是庚帝讓陸昭親自擬定了封號,追封為郡主。
這位林姑娘在京城十年,想必也請了不少神醫妙手相治,竟還是沒能逃過那般命運,陸昭心中歎了句天妒英才,想著該如何才能改變她的結局。
林蘊秀察覺到陸昭望過來的眼神,那眸中竟滿含著憐惜與痛心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