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燧表麵應承,心中卻冷笑不已。
他深知,一旦離開南京,便是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
他早已暗中布置好一切,隻待時機成熟,便與漢王遙相呼應,共同對抗太子。
然而,朱高燧的計劃並未完全逃脫朱瞻基的視線。
自那場宮變失敗後,朱瞻基便對兩位叔叔的一舉一動都格外關注,尤其是朱高燧的突然請辭,更讓他心生警覺。
他立刻召集了錦衣衛指揮使,密令其加強監視,務必確保朱高燧安全離開南京,同時暗中調查其與交趾叛亂之間的聯係。
朱瞻基深知,這場鬥爭不僅僅是對皇位的爭奪,更是對國家未來的抉擇。
他不能允許任何威脅到大明江山社稷穩定的因素存在,尤其是來自家族內部的背叛。
因此,他必須謹慎行事,既要防止朱高燧逃脫,又要避免打草驚蛇,引起不必要的動**。
在接下來的日子裏,南京城看似平靜如水,實則暗流湧動。
朱瞻基一麵派人緊盯朱高燧的行蹤,一麵秘密搜集證據,準備在關鍵時刻給予致命一擊。
而朱高燧則表麵上裝病修養,實則暗中加速離京的準備,同時也在密切關注著朱瞻基的動向,試圖尋找反擊的機會。
就在這種緊張對峙的氛圍中,一個意外的消息打破了僵局。
原來,漢王在得知交趾叛亂受阻後,心急如焚,竟不顧一切地派出了自己的心腹,試圖直接聯係朱高燧,商討新的對策。
然而,這一舉動卻恰好落入了錦衣衛的視線之中,成為了朱瞻基手中的又一枚重要棋子。
朱瞻基得知此事後,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他明白,這正是他等待已久的時機。
他迅速布置,一方麵命人繼續監視朱高燧,另一方麵則準備利用漢王的使者,順藤摸瓜,揭露朱高燧與漢王勾結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