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大明:朱棣假死,我選擇登基

第11章 婦人之仁

朱瞻基的目光如同寒冰,凝視著眼前這個曾經尊貴無比的親王,心中權衡著朱高燧提出的條件與背後的動機。

他深知,大赦天下與赦免解縉確有其政治價值,能夠穩固民心,展現新君的寬仁,但這也絕不能成為朱高燧逃脫罪責的借口。

“三叔,”朱瞻基的聲音沉穩而堅決,“你的建議,我會慎重考慮。大赦天下與解縉之事,關乎國體民心,非一人之私情可決。至於你提到的私事處理,我理解你的立場,但你也需明白,你的每一步行動,都必須在朝廷的監視之下進行。”

朱高燧心中暗自盤算,他知道朱瞻基的精明與謹慎,想要完全擺脫監視幾乎不可能。

然而,他也意識到,這是自己爭取時間,布局後路的唯一機會。

於是,他點了點頭,表現出一種無奈卻接受的態度:“賢侄所言極是,我願意接受一切安排。

隻是,關於左右護衛與火繩槍製造之法,此乃我多年心血,若能讓我在離開前做些妥善安排,以確保這些力量不至於落入不法之徒之手,我將感激不盡。”

朱瞻基眯起眼睛,審視著朱高燧,試圖從他眼中讀出真誠或是狡詐。

片刻後,他緩緩說道:“三叔,你的顧慮我亦理解。

這樣吧,你可在三日內,將左右護衛整編,交由我指定的將領暫時統領,待你北京之行結束後,再根據朝廷旨意決定其去留。

至於火繩槍製造之法,你可將其詳細記錄,密封後交予我,我保證,除我之外,無人能窺其秘。”

朱高燧心中暗自慶幸,這個條件雖然苛刻,但至少為他爭取到了寶貴的時間。

他恭敬地回道:“賢侄寬宏大量,我必遵命行事。三日內,定將所有事宜安排妥當。”

朱瞻基點了點頭,但眼中的警惕並未放鬆:“此外,我會派遣一支精兵,名為護送,實為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