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帕米爾的風

第19章 許願

柯克紙第一眼看到公園深處的胡楊王,並沒有想象中的激動。當胡楊王被當作神樹開發出來之後,反而失去了獨特的壯觀氣象。胡楊的壯觀,在沙漠中倔強屹立是一種,在濕地上滾動燃燒是一種。那是融入自然、抵抗自然而盡情舒展生命的壯觀,它本身並無意參與人類精神的建構,而隻是展示自身的境遇。

金胡楊森林公園的胡楊王,不知道是被誰發現利用的。在柯克紙眼裏,滿身披掛的紅色彩條仿佛人類強行插上去的塑料花,有一種並不協調的畫麵感。當然,遊客倒是見慣不怪。隻是沒想到,新疆與贛南一樣,但凡有棵超群的大樹,但凡是有座寺院廟宇,都會發掘或指認,讓一棵神樹成為遊客朝聖的對象,為施主提供許願之所。這成為招徠遊客的通行手段,也成為屢見不鮮的文旅產品。

事實上,當胡楊王被指認為許願樹的時候,人們既對它充滿敬意,又對它充滿忽視,一方麵欣賞它的枝繁葉茂高大超群,一方麵更關心它所能提供的庇佑,希望自己的心願能夠通達天地、所願皆成。就是說,當一棵樹被當作崇拜對象的時候,其實已經丟失了樹的意義,而上升為神明。

盡管柯克紙對胡楊王的世俗化不以為然,但仍然像普通遊客一樣,化錢買了根彩條,寫下自己的心願,掛到胡楊王的枝葉上,然後雙手合什對著滿樹金色默默許願。從此,胡楊王又增加了一個人間的義務。

麵對許願樹,柯克紙不是一個有明確心願的人。每臨此境,他往往會臨事而迷,不知道該說些什麽。柯克紙甚至羨慕那些心願明確的人,拿上彩綢立即向著神樹就展開充分的表達。就像自己的母親,每次帶著父親和自己去景區,遇廟就進,見廟就拜。比如來高考前夕,一家三口來到老家的“綿江第一峰”銅缽山,聽說那裏非常“神”,眾多考生得嚐所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