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逸自己明白自家事,他清楚自己並不英明,獐子島在他折騰下,刻意搞了一個封閉的小集體。
如果采用雇傭製,他手裏八千餘兩銀,撐不了多久就得破產。
如果按照遼西關寧鐵騎拿到手的實俸,每個戰兵最少每月二兩銀(折色)。
養兩百兵每月最少五百兩,一年就是六千兩。
而東江鎮每年隻撥給自己六百四十兩,近十倍的差額。
這次從李朝救回五十七戶遼民,在樸家莊安排監督西八們幹活。
一番暗中考察後,定下了服從性好、年紀合適的三十人,準備納入“秦哨”。
這次回來主要就是辦這事,邊訓練邊參加李朝的低烈度作戰,盡快提升戰鬥力。
水軍擴充的四隊人,也是從這些新遼民少年中挑選。
可以說秦逸算是竭盡全力的擴軍,韃子才三戶一丁抽調披甲人,他的麾下幾乎一戶一丁,家家有人從軍。
總共百戶出頭,結果要征兵近百。
不是青壯就是半大小子,僅剩的一些男人也都被工匠隊吸納。
好在忙完春耕後,田裏的活計不多,婦孺們辛苦一些也能幹完。
秦逸非常清楚,眼下的局麵很不正常,把人力用到了極致,但他也沒辦法,隻能先保證武力持續增長。
至於民事,反正有充足的糧食繳獲當依靠,等後期再多救一些遼民,節奏才能緩一些。
然而在這亂世裏,哪有什麽事都能按照設想穩步前進。
計劃沒有變化快,很快!時代的大潮滾滾而來!
就算是不起眼的獐子島小勢力,依然被餘波幹擾。
……
“忠!誠!”
獐子島海灘平整的校場上,六隊人排得整整齊齊。
吼聲衝天而起,頗有氣勢!
“很好!很有精神!請稍息!”
“唰!”
秦逸驅馬上前,站在隊列前方,大致講評了一下今天的訓練情況,主要還是練隊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