暫時沒船不怕,這次回去再買兩艘海滄船。
東江鎮本就是依靠水軍聯通沿海諸島,不缺海船。
隻要你能找到路子、給足銀子,一切都不是問題。
如今秦逸手裏不缺銀錢,加上樸家莊繳獲,存銀還有八千餘兩。
吃大鍋飯的“秦營”暫時沒有軍餉,話說回來,小破島有錢也沒處花。
這次解救的漢民,從中再招募些水手,擴充自家的水軍力量,秦逸計劃單獨設一個水軍總旗。
最重要的陸戰隊,秦逸計劃擴充到一個哨。
新的編製秦逸已經醞釀成型,最基礎的是隊。
一隊(班)十二人,設隊正和伍長;
一總旗(排)三隊人,設旗正、旗副,共四十人;
一哨(連)五個總旗,共兩百人,三個戰兵旗(左前右)、一個重甲旗(後)、一個特勤旗(中軍旗:含騎兵隊、醫療隊、後勤隊);
秦逸是把總(連長),孫仲勇任督撫(副連)。
麻雀雖小,五髒俱全!
古今融合的兵製,不是最好的,但是目前最合適的。
等以後兵力再增加,隻需要將五個哨再擴成千總。(營)
兩千兵是遊擊(團),三千兵是參將(旅),五千兵是副將(師),一萬兵就是總兵官(軍)。
說句狂話,真領一萬雄兵,秦逸能把韃子翔都打岀來,你信不?
今後可不會僅限於少年兵,那是初期無奈的選擇。
想迅速形成有效戰鬥力,還得是青壯才有體力披著重甲持續戰鬥。
當然,中高層軍官都由秦逸一手帶岀來的親信少年兵擔任。
扯遠了都白費,眼下能盡快擴軍到兩百戰兵,秦逸這個東江小把總才真正算得上“名副其實”。
萬丈高樓平地起!
眼下雖然連水軍加一起,總共才五十幾人,但秦逸非常清楚,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一切的起點,就從這座樸家莊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