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宏這麽急著普及全民教育,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不僅他改革的官製,需要百姓加強教育開啟民智,就憑劉宏將文武歸到民中,也必須盡快普及教育了。
要是隻將武歸到民裏,問題還不大。可是現在劉宏將文人歸到了民裏了,那就不行了。
華夏曆來對文人重視,使得文人,都驕傲到骨子裏了。讓文人和其他四民相提並論,文人肯定會覺得這是掉價的事情,他們當然不會願意了。為了不爆發矛盾,劉宏決定幹脆全民識字算了。讓所有人都成為文人,自然就不存在這個問題了。
“陛下,您讓全民識字的想法,雖然很好。可是微臣看來,有點兒不太現實。那些百姓每天都在為糊口忙碌,他們怎麽會有時間讀書識字?”
“司馬愛卿,說的很有道理。”劉宏先對新晉的教育部尚書做出了肯定,隨後又說道:“如果沒有好處,要想讓全民都識字,那是肯定辦不到的。可是,我們可以用利益,引誘百姓讀書識字。”
“用利益引誘?”
劉宏的話,直接就把司馬徽搞懵了。
“對了,就是用利益引誘。我們可以,用認字換錢換糧的辦法,鼓勵全民識字。”
司馬徽還沒有反應過來呢,劉倏就問道:“陛下,不知道您想怎麽進行獎勵啊?雖然現在國庫錢不少,可是這卻是涉及全民的事情,您要是大規模的獎勵,國庫的錢就是再多,也絕對無法承擔。”
劉宏將他早就準備好的,千字文、百家姓和改良版的三字經拿了出來,說道:“這是朕,整理的三本蒙學典籍。隻要掌握了它們,百姓基本上也就夠用了。再加上朕發明的拚音,一共是四項。朕決定,每會一項獎一千五銖錢,或給等價的糧食。而四項全會了,獎五千五銖錢或等價的糧食,用以鼓勵。”
聽了這話,劉倏和司馬徽全都驚呆了。半天之後,劉倏才緩過神來,對劉宏說道:“陛下,大漢現在六千多萬人口,就算有一半人讀書識字,也有三千萬人。一人五千錢,就是一人五銀幣,算下來要一億多到兩億的銀幣才夠。這麽多錢,國庫絕對承擔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