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你是那些年裏最烈的酒

未見青山老,昔人已白頭

素素是在一陣雞鳴中驚醒的,天邊擦著魚肚白,摻著青色的天幕底襯,遠處人家沒有燈火,素素燃了一盞青燈,燈火搖曳,惹得鏡中的女子顧盼生姿,青絲不見,朱唇依舊。

她換上那件金絲勾邊麻花盤扣的紅色短衫,生涼的雙足套上一雙鴛鴦繡花布鞋。天青色仿佛有煙雨,青山隱匿在霧色中,素素推開門,向那煙雨朦朧的方向蹣跚而去。

素素是跟著祖父長大的,在祖國內陸的偏僻村落裏,祖父是本分的莊稼人,靠著一畝三分田養活著祖孫倆。素素的名字是祖父起的,聽說,素素的母親名喚淑。

封閉的地方總是像隔絕了世事的喧囂,閑看雲卷雲舒,靜聽花開花落。

村落呈南北方向排開來,以中間的山坡為界,分別錯落著人家,山坡向南行數百米,繞過三排人家,就是素素和祖父所居之處,典型的北方土坯房,四四方方坐北朝南,房內是粗陋的擺設,紅色油漆三角櫃和黑色漆皮的土炕。

房門口蹲著條圓眼短尾的大黃狗,晌著午日的光正酣睡。

村落裏向來平靜,最為熱鬧的是逢年過節,端午節,中秋節,春節。總會來些戲班子和雜耍,逗得老人小孩兒都合不攏嘴。

“素素,你萬萬要記得擺了月餅來供奉月亮,小心讓大黃吃了去。”麵粉向來金貴,祖父出門的時候叮囑。

“知道啦,爺爺。”素素紮著八角辮脆生生地應了聲。

月亮緩緩移動到天幕正中央,素素攀在牆沿兒看著山坡北麵忙著搭戲台的人群,熙熙攘攘好不熱鬧,心竟跟了去。

“爺爺,咱們晚上去看戲嗎?”素素回頭問正拿著煙鬥在台階上放煙葉的祖父。

“去,素素想去咱就去。”

十歲大的女娃攀在牆頭上笑的眉眼彎彎。

“大黃,一會兒帶你出去熱鬧去。”大黃狗仿佛聽懂了似的瞪著圓眼直擺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