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義士

第四章

秉心叩問千層真

春風催緣入山門

第二日,清晨,汪宅。

陰霾盡掃雨過天晴天高氣爽,昨夜一場小雨過後,空氣格外清新如洗,花草盛開,彌漫一陣陣清香之氣。

汪信義一身青色儒衫正襟端坐在大廳太師椅上。他緩緩伸手端起香茗呷了一口,看了看散落坐在客廳的冬了顏惜芳夫人以及西席洗濁生。當然還有一個不可缺少應約而來的人,王朝佐!

汪信義:“今天把你們召集過來,是商量一件重要的事情。”

芳夫人道:“巧了,老爺我也有一件事,最近家裏開銷很大,是不是要辭退一些人?”

汪老爺皺眉:“就為這個事麽?”

芳夫人:“是的。”

汪老爺:“現在馬堂之流如狼似虎,我怕咱們這些仆人離開,就會受到馬堂的盤剝,他們會活不下去的。我們先忍一下,盡量減少一些不必要的開支,共渡難關吧。另外還有一件事要商議……”

洗濁生道:“請問老爺,是生意還是家事?”

汪信義:“是家事。”

洗濁生:“那小人告退。”

汪信義:“無妨,我早已視你如親人。不要拘束。冬了,這件事和你有關。所以我想聽一下你的意見。”

冬了睜大一雙好看的眸子,詫異不解。

汪信義道:“雖然我們來到臨清州時日久矣,但是此地對於我們來說,仍是異鄉。因為我們是徽州人。”

冬了吃吃笑道:“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歲,往外一丟。”

顏惜聞言更是樂不可支花枝亂顫。

洗濁生歎息道:““天下之民,寄命於農,徽民寄命於商。徽俗十三在邑,十七在天下,東翁昔年猶年少,就為生計奔波四方,養家糊口,個中之艱難,你們是無法體會的。”

汪信義:“徽州地當皖、浙、贛三省交界處,重巒疊嶂,煙雲繚繞,看上去固然是溪水清澈,林木蔥籠,卻沒有成片的耕地,人們隻能在山凹之間,艱難地尋找並開墾一些零星的田地,徽人稱之為“薄土”。這些薄土一層一層累積而上,魚鱗般狹小零碎,往往幾十、上百塊田土,還不足一畝。因為山高嶺峻,難以蓄水,十天不下雨,就土地幹裂,莊稼枯死;而一場暴雨之後,又山洪爆發,將糞土禾苗,多日的勞作,衝得**然無存。徽州山多地少,土瘠人稠,素有“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加田園”的說法。為了生存,一代代徽州人惟有走出大山,走出徽州,求食於四方。外出經商,已經不僅僅是迫於生計,而成了徽州男人的一種自覺人格,一種人生追求。一般人隻知道“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歲,往外一丟”,不知道這則諺語的後兩句是:“包袱雨傘,夾起就走”。夾起包袱雨傘,踏上經商的路途,可以說是一種別無選擇,也可以說是一種義無返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