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銀河邊緣:天象祭司

《銀河邊緣》專訪吉恩·沃爾夫

THE GALAXY’S EDGE INTERVIEW: GENE WOLFE.

[美]喬伊·沃德 Joy Ward 著

陶淩寅 譯

喬伊·沃德寫過一部長篇小說,在許多雜誌和選集上發表了若幹中短篇小說;此外,她還為不同的機構主持過許多文字或視頻采訪。

吉恩·沃爾夫,美國科幻奇幻大師,被譽為“北美的博爾赫斯”。他的四卷本《新日之書》是二十世紀美國文學的一部重要作品,此書的每一卷都贏得了幻想文學界的重要獎項。喬治·R. R.馬丁評價《新日之書》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科幻—奇幻史詩之一”;

英國作家尼爾·蓋曼在其暢銷二十年的浪漫奇幻經典的《星塵》扉頁上寫著:獻給吉恩·沃爾夫和羅斯瑪麗·沃爾夫。

陶淩寅,資深圖書編輯、 譯者,曾擔任《新日之書》責任編輯。另 譯有多部短篇科幻小說,散見於各種選集雜誌。

喬伊·沃德(以下簡稱JW):我們今天的訪談嘉賓是吉恩·沃爾夫,他既是一位科幻大師,也是一個超棒的人。吉恩,你是怎麽開始寫作科幻小說的?

吉恩·沃爾夫(以下簡稱GW):當時我和妻子剛結婚,兩人窮得叮當響。我們住在一套帶家具的公寓裏,那套公寓以前是閣樓——你明白我的意思吧,所有房間都是有尖頂的那種,而且我們需要錢再買一些家具。我在一本雜誌上看到一則征稿啟事,上麵說隻要“金牌圖書”看中了你的作品,光預付金就會有兩千塊錢(那筆錢在當時比現在要值錢得多)。我想,那就為這家出版公司寫一本書吧,這樣我們就有錢買家具了。所以我試著寫了個故事,可小說壓根兒賣不出去。不過,我就這樣染上了寫作癮,我開始寫各種各樣的東西,坦率地說,能賣出去的都是科幻和奇幻小說。

我賣出去的第一個短篇叫作《死人》,基本上就是個鬼故事,講的是一個人發現自己居然棲身於一個鱷魚的洞穴裏。鱷魚通常會在河岸下挖掘巢穴,但由於鱷魚不會咀嚼,它們會把各種屍體藏在巢穴裏麵,直至屍體腐爛到可以食用為止。總之,這就是我發表的第一篇作品。我發表的第二篇小說是一篇科幻,賣給了《銀河》雜誌……抱歉,不是《銀河》,是《如果諸世界》。我是先投稿給了《銀河》——我會按字母順序把稿子挨個投給市麵上的出版機構——稿子被退回來了,還附有一張退稿單,我所有的短篇都是這麽被退稿的。然後,我又把那篇小說投給了名單上的下一本雜誌《如果諸世界》。當時我不知道這兩份雜誌是同一個人編輯的,那就是弗雷德裏克·波爾。這一次,我收到了波爾的信,信中說,他認為重寫之後稿子確實有改進(其實我沒重寫),如果我能接受一個詞一美分的稿酬,他就買下來。老天,我這一輩子都笨頭笨腦的,但還不至於笨到不接受這個稿酬。我回複說自己很樂意接受一個詞一美分。成交!於是,波爾買下了那篇稿子。我略加思索,第一篇賣出去的是鬼故事,第二篇是科幻故事,也許這能說明一些問題。我便開始更多地著筆於這兩種類型的故事,而不是其他類型。我也寫一些純粹的言情故事和偵探懸疑故事,你知道的,我不能隻寫科幻和奇幻吧。但是,如果我寫科幻奇幻,我能把它們賣出去,所以我就主要寫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