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HAND OF GOD.
王 元
Wang Yuan
寫出超越一切小說的小說
除非執筆的那個人是上帝。
王元,科幻作者,夢想寫出劉宇昆式兼具科幻質感和人文關懷的作品,熱衷於科幻帶來的現實割裂與錯位思考,在極端或者陌生環境之下演繹人情冷暖。已出版科幻短篇集《繪星者》,長篇科幻小說《幸存者遊戲》(與呂默默合著)。
一個引子:
神說,要有光,就有了光。
——《聖經·創世紀》
一段對話:
王老師悲觀地搖著頭,再次強調:
絕望。
劉老師對我說:
馮老師,學生小劉寫得再好,再有智慧,再有高度,那也是人類的智慧,人類的高度,在上帝麵前,這種智慧和高度都會顯得十分的渺小,而上帝眼下正握著王老師的手寫作。王老師不僅僅是王老師,王老師是上帝派駐文壇的使者。
——馮小剛·《我把青春獻給你》
一則寓言:
《利令智昏》——齊人有欲得金者,清旦,被(披)衣冠,往鬻(售賣)金者之所。見人操金,攫而奪之。吏搏而束縛之,問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故?”對曰:“取金之時,殊不見人徒見金耳。”
——《呂氏春秋·去宥》
一篇故事
從何說起呢?
從頭開始未免囉唆,需要追溯到馬陸和李韻的大學時代,那已經是七八年前的陳芝麻爛穀子,早不知丟哪兒去了,就算可以尋回,也變餿了。食物會變質,人情亦有保鮮期。隻好掐頭去尾,揪出最核心的矛盾,一言以蔽之,就是錢,或者說,沒錢。
馬陸剛剛換了新工作,也是托了幾層關係,輾轉數人才覓到在報社任職的機會。他大學修計算機專業。馬陸還記得第一次跟李韻見麵,問及他的專業,馬陸說:“我修計算機。”李韻就說:“那我電腦壞了,就找你修。”馬陸專業知識還算過硬,畢業後在一家信息產業公司上班。他的同學經常跳槽,他卻從沒挪窩兒,直到公司破產,才被迫離職。他以為在報社也是負責計算機維護之類的工作,就像網管,沒想到部門領導讓他負責撰寫新聞稿,還是實時新聞。他說:“這不對口啊……”領導說:“會打字嗎?”馬陸點點頭,他的雙手每天在鍵盤上消耗的時間遠遠超過一個月在李韻身上的總和。他熟悉跟了自己十幾年的那隻櫻桃鍵盤上所有敏感按鍵、習慣按鍵的觸感和阻力。領導說:“這就夠了。”馬陸非常想跟領導坦白,他從小學到高中,最怵的就是寫作文,最慘記錄是半個小時憋出七個字。